雒树刚出任我国首位文化和旅游部长(文化及旅游部长)
更新时间:2023-08-16 20:29:21
中国网3月19日讯 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雒树刚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这也是我国首位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此前,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此次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旨在通过设立文化和旅游部,让文化走出去、文化输出有了更具有国际化的载体,旅游也让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有了更加强有力的抓手。特别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积极布局,不仅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更有利于中国旅游的海外推广。
在雒树刚担任文化部部长时,曾在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时,就中英关系中文化的重要作用发表观点。他认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对于深化中英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作用巨大,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推动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成功举行。值得注意的是,雒树刚非常重视“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社会组织和艺术家的直接交流”,他表示,政府推动固然重要,但前者“是文化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原生动力”。
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以来,沿线国家的旅游和文化交流合作日渐增加,以往的文化之路,在如今的发展下,文化和旅游成为了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新纽带和新桥梁。文化和旅游在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中,作用巨大。
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雒树刚多次强调了文物在保护基础上的开发,以及社会价值的发挥。尤其是当下,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走进生活,让文化遗产走进生活,让文化走进生活,这类呼声越来越大,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极大的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 雒树刚对全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介绍,并强调了文化遗产工作核心是四个字:保护、利用。他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通过开展抢救性保护,培养年轻的传承人,避免“人亡技失”的情况。同时,要实行生产性保护,特别是传统工艺要和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好,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雒树刚简历
雒树刚,男,汉族,1955年5月生,河北南宫人,198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2月参加工作。
基本情况:
出生年月:1955年5月
性别:男
籍贯:河北南宫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学历/学位:研究生/硕士
中央党校理论部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编审。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学习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党建专业学习。
历任《求是》杂志社政治理论部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兼理论局局长。2000年3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2008年5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14年12月任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
雒树刚同志主持文化部全面工作,主管人事司、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工作。
(伍策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