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五一小长假(疫情下的五一旅游什么样)

更新时间:2023-11-06 08:31:53

【俄罗斯龙报网】中国文化和旅游部5月3日发布消息:“五一”劳动节假期前3天,中国国内游客总人数849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350.6亿元(人民币,下同)。

5月1日,中国接待国内游客231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97.7亿元;2日低于1日,但也逾两千万人次,到了5月3日,当天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上升至3094.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124.3亿元。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最新消息,5月2日,中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总量为2301.68万人次,环比下降14.23%,同比下降54.26%。

市场正在升温

为了提振文化旅游消费,各地都出台不少“大招”。譬如北京5月2日发放总额达5000万元的惠民消费券,以拉动市民文化消费,其中涵盖了图书音像、文化演出、旅游、教育娱乐等七个领域。

在陕西勉县的诸葛古镇,今年的“五一”假期别有不同,不仅有网络达人手机直播推销特色农产品,还有水上飞板、不倒翁等特色文体活动,游客们还能在各个景点体验三国故事情怀。古镇为了响应疫情防控措施,组织专人对入园游览的游客进行测量体温、入园登记、限流等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出行。

在江西靖安的白崖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映红了整个山坡,“五一”假期,每天都有上千人爬上山共享杜鹃花开的烂漫,加上当地推出的特色文旅活动,让游客沉醉在花海之中流连忘返。

在深圳,2020全球云购“南山行”活动刚刚启动,活动以网上促销会场为主要载体,聚合了超过1000家优质商户,以“组合拳”的方式联动全城力量,面向市民发放价值2500万元的现金礼券及品牌实物。市民只要在南山区内线下消费并通过微信支付,或在“云购南山”小程序、分期乐商城上进行线上消费,即可随时参与抽奖,活动将一直持续至6月30日。

“防疫”仍是关键词

民众压抑已久的旅游热情正随着疫情缓解逐渐释放,但在这个2008年以来最长的“五一”假期中,“防疫”仍是关键词。防控优先、避免“扎堆”,是“五一”前多地文化旅游部门出台措施的核心。

保安手持体温枪“把守”着景区大小入口;游客戴着口罩拍照留念,游览不忘相互保持距离;为了错峰,部分景区门口出现“北欧式”排队;由于限流,一些没抢到票的外地游客满脸沮丧。

“疫情给旅游业的启示是要有风险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李明德表示,当前旅游业要站在疫情防控大局上有序开放并提供相应服务,客流控制、保持间距、避免聚集、实名售票等措施都是应对疫情中的“必答题”。

同时,旅游业从业者也要提前谋篇布局。“旅游业是能够实现快速突破的产业,疫情结束后将迎来率先繁荣。” 李明德说。

省内游、短途游成为多数选择

中国交通运输部表示,今年“五一”小长假,预计全国营业性客运量将会环比前期明显增长,超过1.17亿人次。在出行区域方面,客流将以省内短途自驾出行为主;跨地区人口流动量比去年减少,日均为1100万人次左右,旅游客流也将以省内短途出行为主。铁路、道路、民航等预计日均发送旅客约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系列数据显示,虽然中国民众出行兴致提高,但对疫情还存在担忧,“安全”依然是人们目前出行最重要考虑因素。整体看,“旅游热度”的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

新习惯、新风尚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旅游最大变化就是人少了。同时,还呈现了包括:无预约不旅游、隔一米少聚集、用公筷勤洗手等新习惯。

以前流行“说走就走的旅行”,今年必须得先预约。这都是为了保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人少了,旅游体验也舒畅了,有网友表示:“觉得这样挺好的,以前看的都是人头,现在才是真正的赏景。”还有网友说,“希望以后也可以适当沿用,限流真的提高了游览体验。”

景区人少了,游客提前预约无须现场排队买票,节省了过去排长队等待的时间,也避免了人群聚集。尤其是防控疫情要保持的一米社交距离,游玩期间也不能忘记。在上海博物馆,每天限额2000人,分7个时段入场,这就给参观者留出了充分的社交空间。

“五一”假期,不少城市开放了堂食,亲友们快乐聚餐的同时也多了一些新的文明习惯,比如堂食区域的餐桌保持1.5米以上距离,就餐前要洗手。

尤其是用餐时,大家都很自觉地使用了公筷公勺。这也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大家一直积极倡导的文明新风尚。

(综合中新社、北京央视网、新华社报道)

(编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