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项目21日正式开工建设(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

更新时间:2023-06-04 04:01:04

图为大同市古长城旅游公路开工奠基仪式现场。 李冬宾摄

大同日报讯 (记者 刘双英) 4月21日上午10时,随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吉福的一声响亮指令,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省市共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这条沿塞外古长城遗迹而建的旅游公路,契合了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思路,对于提高古长城沿线景区的通达性,发掘长城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高沿线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张志川,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彦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振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薛明耀,副市长马安全,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王四小等在天镇现场见证项目开工。

大同是名副其实的长城之乡,境内现存各个朝代的长城遗址总长524公里,有得胜堡、新平堡等72堡。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起点位于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村,终点位于左云县三屯乡二十边村,贯通天镇、阳高、新荣、南郊、左云5个县区,主线全长224公里,其中建设里程长153公里,直接利用里程71公里,设置支线20条,建设里程97公里,总建设里程250余公里,概算投资8.08亿元。主线绝大部分路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5米。支线全部按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6.5米。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将整合沿古长城的诸多零散景点,串连起“边疆极冲之地”的新平堡、期望战士得胜而归的得胜堡、北魏冯太后墓葬所在地的永固陵等此前交通不便的名胜古迹。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围绕“长城”“塞外”等主题进行旅游项目的策划、布局,使古长城旅游公路沿线不仅有“看得见的美景”,还有“玩得爽的项目”,让游客来得快、游得久、玩得乐,使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真正成为一条旅游观光路、脱贫致富路、产业调整路。

张志川在见证项目开工时说,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建设意义重大,有关市县、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科学组织。要坚持生态优先,最大限度地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和提升,着力打造绿色工程;坚持安全至上,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着力打造安全工程;坚持质量第一,着力打造品质工程;坚持以民为本,积极帮助沿线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打造民生工程;坚持廉洁发展,规范项目建设行为,加强项目监督,着力打造廉洁工程,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使大同古长城旅游公路成为山西交通旅游的新亮点、新名片。

在项目开工现场,马彦平强调,大同古长城雄踞塞上,保存相对完整,文化底蕴深厚,考古价值不菲,是名副其实的长城博物馆,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全省旅发大会后,我市牢固树立新的资源观,积极谋划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地方特色浓郁、综合效益凸显的产业转型项目。古长城旅游公路的开工建设,标志着继“大同蓝”“大同年”之后振兴文旅产业的“大同模式”有了新的尝试。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提升道路建设标准,打造沿途绿化景观,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健全产业发展要素,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将其建设成绿色生态旅游路、实体经济黄金路、助农增收扶贫路,在落实治晋理政总方略、加快转型升级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他要求沿线各级政府和市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履职尽责,超前谋划,注重细节,继续完善好工程规划和道路绿化规划;科学统筹,加快进度,力争日日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成景观、工程压实推进。要加强协调配合,部门负主责、县区齐参与、群众大动员,共同为旅游公路建设和沿途绿化建设出力流汗,确保工程早日建成、全线通车。

天镇县、山西路桥建设集团负责人分别代表沿线县区和施工单位作了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