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扬州与南京感悟之七(旅游 南京扬州)

更新时间:2023-10-28 00:25:37

游大明寺的时候,朱导给我们讲了佛教的上三道与下三道的佛理,听后很受启发。

朱导知识渊博,不急不躁,所到景点讲解得很到位,是我们一行公认的非常优秀的导游。我觉得,导游不仅代表着旅游行业,更代表着所在城市的形象。朱导高高的个子,外表也很谦和。并不是每个导游都像朱导这么负责,这么有素质,留下的印象这么深刻。有的导游很不受欢迎,不是因为时间短,不愿意折腾,真想赶快换人。

佛教讲六道轮回,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即上三路;畜生、饿鬼、地狱为三恶道,即下三路。

朱导讲,人是属于上三道的,人道就是要积善行、积因果、积福报;天道就是佛菩萨、阿修罗。人生如果作恶多端,可能就会沦为下三道,这样的话,再想积福报,机会就不会太多,所以要领会佛教的本义,引导人行善,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福报。

人都希望在上三道轮回,可是由于受不了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比如金钱、权力、美女的诱惑,可能会做出一些错事、孽事出来,这样可能就会往下三道轮回。

上三道的佛理劝戒人们:正确的道路往往是扑朔迷离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选择时要慎重考虑,不要选错道。鬼道代表的是歧途,歧途开始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但越走你就会发现它越邪恶,妖魔鬼怪、群魔乱舞、肆意而为。而仙道和人道刚开始感觉真的不好走,给人很迷茫的感觉,但越走你就会发现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越加显示了你选择的明智性。地狱道在一般的民间传统的认知中,都以为人死後,若生前做了坏事,死後就会下地狱,尤其穷凶恶极的人更会下十八层地狱。

中国自古以来,有关地狱的故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是《聊斋志异》中的“续黄粱”,叙述的是一位福建省曾孝廉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成为宰相,却贪赃弄权,无恶不作,死後下地狱受尽酷刑,文中对地狱的种种情景,有非常精彩地描述。事实上,佛教所说的地狱和鬼,是不同的两类众生。地狱之名在许多佛经中皆有出现,意思是没有喜乐和福德的地方。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因为在这里的众生,不但没有一丝的喜悦,还备受各种酷刑折磨。如受砍、刺、磨、捣之苦,皮开肉绽,痛苦至死,当身体被冷风所吹,伤口愈合,身体复生,重又受罪,如此不断地受罪,直到业报受尽,才能出离这苦痛无间的地狱。而且在地狱中的众生,寿命又特别长,在受罪之时,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2014年我去过无锡的灵山大佛,一进大门,有一块卧着的石头上横写着一行字:佛就是只做善事不做恶事。让我觉得佛教劝善的说法,和我们劝人做好事不做坏事的道德,是很相似的。

《国语·周语下》讲:“从善如登,从恶是崩”,说的是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看看现实中的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

一些人的本意也不想走下三道,他也想走上三道,可是有的时候他是辨不清方向,看不清大势,就被不良风气裹着走,比如,只要能达目的不择手段,收取一些不义之财,放纵自己的不良欲望,为一些不合法的事开脱等等。也有的人以为反正也没有人管,反正大家都在这样做-----,可是,倒查20年的规定出来了,好多人都进入了这个被查的圈子里,这时有的人后悔了,当初自己怎么就那么糊涂,就不能管住自己?其实,总有人不会这么做,他们守住了底线。现在看来,宗教中有些事情是可以让我们借鉴的,比如牢记戒律,这些戒律是不能突破的。当然我们也是有规则、纪律和道德要求的,只是有些人觉得形势挺宽松,做了也没人管,不做反而会吃亏。侥幸心理,随大流的心理,放松自己的心理----害了一些人。

即使在今天,不是仍有些人往枪口上撞吗?他们不是不知道党纪国法,但贪欲、权欲、享受欲、侥幸欲使他们不顾一切。可是苍天饶过谁,他们只能到下三道去轮回了。

一位名人说得好:“一个人要处理好‘正路、奇路与邪路’的关系。一个人只有走正路才能有大成,也才能进入主流,总想一步登天‘,‘急于求成’,只会使得其反,甚至走上邪路。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若不能‘’以正合‘’,则‘以奇胜’也只能得到自取其辱的结果。但走路正路,以奇制胜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邪路不能走,但不可不知,否则‘君子可期以方’,就容易上当受骗。”

《春秋·曾子》中的一段话说得好:“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来处。

刘备临终前曾对儿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恶小做得多了就会集成大恶,最终走入邪道,走向“下三道”;善小做的多了就会积成大善,而走入“上三道”。

202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