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休闲旅游论坛举行(旅游休闲 论坛)

更新时间:2023-10-21 15:34:33

来源:人民网

5月20日,2023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论坛举行。旅博会组委会供图

5月20日,2023第八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2023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主办,论坛以“夜间文旅,焕新休闲新生活”为主题,邀请了境内外文旅业界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探索“夜文旅”新业态,共话“夜经济”新格局。

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副主任李亚莹、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执行主任刘牧茜出席论坛并致辞。

李亚莹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旅游客源市场和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双方人员往来和旅游务实合作,为中国和东盟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东盟中心将持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国和东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刘牧茜表示,今年是全球旅游业强劲复苏之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将与会员城市厦门携手,促进厦门与世界旅游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助力推动厦门旅游业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夜文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厦门紧紧围绕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的发展目标,从深化文旅融合等10个方面系统提出35项具体任务,着力打造高品位“体验旅游”、高质量“文化旅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其中,“夜文旅”新业态应运而生,“夜经济”建设如火如荼。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发表了“城市休闲的时空聚合与旅游重构”的主题演讲。戴斌说:“要看到主城区和商业中心的休闲场景聚合,也要看到卫星城市和副中心的旅游空间重构;要看到城市休闲仍然以购物、餐饮、娱乐等商业消费为主,也要看到观展、阅读、赏戏、看电影等文化活动趋于上升;要看到城市休闲增长的传统要素,也要看到城市旅游的创新动能;没有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创新,就没有城市旅游休闲的未来。”

戴斌认为,在此基础上发展城市休闲旅游,应当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不断提升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升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稳步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新体系;要以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导向,带领旅游业自觉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稳步提升广大游客和市民的文明素质。

“厦门亲像一首歌,我非常喜欢厦门这座城市的诗意和美好。”戴斌说,作为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著名的旅游城市,厦门发展休闲旅游,应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厦门文化和旅游的独特魅力。

“夜经济”焕发的独特魅力

“夜经济”的繁荣程度,通常被视为一座城市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走过全球400多个城市的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以《夜色经济的进阶——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夜经济发展新趋势》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夜经济”仅仅是有“夜”的特色,已经不再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他提出,厦门在发展“夜经济”过程中,应该彰显“国际海洋强市”的夜IP,点亮国际海港夜魅力,讲好海上丝路夜故事,打造海洋科技夜秀场,抢占国际休闲城市“情绪夜波段”的“浪漫之夜”,打造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高雅之夜”,推动厦门“夜文旅”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处长卓雪莉在论坛上分享了新加坡的日夜“新”玩法,她表示,“尘封”已久的出入境旅游终于迎来重启,而新加坡也在积极拥抱变化,为游客的到来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朝武在论坛上分享了“中国旅游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业态、模式与创新路径”,他提出,城市要发展“夜经济”,要坚持打造特色品牌,营造出符合城市气质的文化氛围;要积极构建“夜间+”和“+夜间”的多元业态融合模式,创新消费场景,寻找、发掘地方夜间特色旅游资源;同时,要强化夜间经济的科技赋能,提升夜间消费聚集区智能化服务水平。

如何让“夜文旅”富有“厦门特色”,这是厦门文旅从业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厦门夜色触手可及”畅所欲言,就“夜文旅”的行业趋势、人才培养、城市光影工程的打造、乡村夜经济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加快厦门“夜文旅”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李忠认为,厦门拥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天然岛湾城市形态,发展“夜文旅”应当突显滨海旅游,探索“由陆观海”到“由海观陆”的创新发展模式。

耀有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姜海龙表示,厦门应该做足“海”文章,将音乐、灯光与大海融合,推进海上夜景工程建设,点亮“海上夜生活”。

谢朝武表示,培养复合型、综合型文旅人才是肩负起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对于厦门的“夜文旅”,他提出要“多元发展,跨岛发展,百花齐放。”

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名单的杨鹭也深有感悟,他认为,应结合民宿、特色餐饮、生活美学空间等多元业态,打造极具“烟火气”的沉浸式夜间旅游场景,让“夜文旅”迸发出更多生机与活力。

本次论坛搭建了一个具有行业高度、专业深度、产业广度的交流分享平台,对推动厦门“夜文旅”往更深层次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林 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