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旅游 花费(美国旅游业,复苏乏力)

更新时间:2023-10-08 11:48:21

在新冠疫情阴影逐渐褪去的当下,夏季本是属于旅人最好的时节,但今年以来,赴美外国游客的数量却不及预期。咨询机构预估,在2023年全年,美国将迎来6280万外国游客,同比增长21%,但仍低于新冠疫情前数字。

长期来看,旅游业的复苏是缓慢且乏力的,《福布斯》杂志表示,到2025年,美国的入境旅行量仍不会达到疫情前的水平。由于签证等待时间过长、枪支暴力、政治等因素,在竞争激烈的环球旅游业中,该国旅游业损失惨重。

恢复乏力

今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的旅行限制有所放松,为旅游业带来不少的刺激。就在几周前,中国官方宣布取消对美团体旅行限制,当时,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美国旅游业的官员和商业团体正渴望中国游客的回归,中国消费者是全球最庞大的消费群体。

新冠疫情之前,每年有7940万国际游客为美国带来2390亿美元的财富,占美国出口、服务总额的近10%。其中,中国游客贡献度颇大。美商务部数据显示,独立旅行的中国游客来美国一次的平均花费为10445美元。相比之下,英国游客的平均花费仅为2576美元,巴西游客为3269美元,日本游客为3783美元。

雷蒙多称,“在新冠疫情之前,每年有多达300万中国游客到访美国,为美国经济输送300多亿美元。”

2019年,280万的中国游客仅占美国国际游客数量的4%,消费额却占国际游客消费总额的13%。但今年迄今,美商务部调查结果显示,来美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不足85万人。

这种断崖式衰退给美国重点城市的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那些西海岸城市。以旧金山为例,疫情前一年(2019年),当地接待了51.8万名中国游客、贡献了12亿美元收入;旧金山旅游协会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旅游官Huburtus Funke表示,去年当地仅接待了4.8万名中国游客,消费仅为2.86亿美元。

需要明确的是,减少的不只是中国游客,其他国家的游客数量也有所减少。目前,美国半数的国际游客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与2019年相比,这两个国家的游客数分别下降了19%和8%;第三大国际客源团体英国的游客量下降了11%;日本游客和中国游客的访问量分别下降了61%和70%。

阻力顽疾

雷蒙多所领导的商务部为美国旅游业制定了“2027年目标”,期待在2027年,美国可以达到接待9000万国际游客的水平。但这一愿景恐怕很难实现。

和美国经济复苏相比,旅游业的复苏显得慢了许多。签证就是阻力之一。

近日,美国旅游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夫·弗里曼表示,今年6月,加拿大决定免除对13个国家公民的签证要求,而美国仍对这些国家有要求。在弗里曼看来,这可能不是加拿大旅游业成功的唯一因素,但肯定是一个积极因素。

据报道,美国入境旅行的签证面试预约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有时甚至需要两年以上。就拿最近获得加拿大免签证入境的菲律宾游客来说,他们平均需要183天才能进入美国签证面试环节。

咨询机构Destination Analytics表示,在非免签国家中,签证等待时间和签证流程是阻挡游客们选择到美国旅行的最大障碍,这个因素甚至比旅行成本影响更大。

此外,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游客最担忧的因素就是安全问题。去年9月,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对中国游客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93%的中国游客表示,枪支暴力、暴力犯罪是他们避免来美国旅行的原因。

洛杉矶旅游协会表示,枪支暴力问题是美国社会的顽疾,多年来,旅游业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没有很积极的转变。最近三年,这个问题愈演愈烈,一定程度上玷污了美国旅游业的口碑。

政治因素也是阻力之一,这在数据端初见端倪。

2000年至2010年间,中国游客对美国的访问量增加了两倍,达到80多万人次,然后在2010年至2015年间,再次增加了3倍。

自2017年中美贸易摩擦之后,中国游客访问美国的数量就开始下降。

随后,美国国务院推翻了奥巴马时代允许中国公民获得五年学生签证的政策,开始将中国研究生的签证限制在一年内;特朗普卸任后,拜登依旧延续了这一规定。

弗里曼认为,美国旅游业应当更具竞争力,为了让旅行变得容易和舒适,政府应当减少游客申请签证的等待时间。但安全问题、政治因素却是难以调控的,一旦观念形成,游客便很难再回来,甚至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挽回这些损失。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