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的帝王陵为何如此高规格,有哪些值得参观之处?

更新时间:2023-04-23 13:40:24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陕西,从炎黄二位始祖帝陵起,到秦皇汉武,以及大唐太宗,这等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皇帝的陵寝,都在西安周边。

乾陵

但是论及“唯一性”和“特殊性”,只怕是没有哪个埋在陕西的皇帝比得上一代传奇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

乾陵作为一座夫妻合葬墓,先于678年葬了唐高宗李治,后于708年葬了武则天。而后人提起乾陵,却独独记得武则天。只因武则天的履历,太秀了。

乾陵

武则天的简历,大致可以分为三段。李世民时期,李治时期,李治后时期。

① 肤白貌美大起大落的武才人


武则天最初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年轻貌美,才华出众,深得李世民赏识,侍奉左右。而后来李世民又将她送去感业寺,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感业寺

秀女入宫的条件非常苛刻,首先得过相貌关。《诗经》中说“思媚周姜”,媚,就是爱的意思。从李世民给武则天起的昵称“媚娘”来看,李世民肯定是喜欢她的。

至于她后来又被安排当尼姑,说法很多。但是无论如何从近侍人皇到青灯古佛,这种大起大落,普通人一辈子只怕一次都没有呢。

武则天出家为尼

② 不安天命逆袭翻盘的尼姑

有一种降维打击,叫“做不成你的新娘,我就做你妈”。

人精武才人离宫之前跟太子李治勾搭了一段时间,终于靠着年轻优势熬赢了抛弃她的李世民,当上了李家的儿媳妇。

武则天与李治

在李治身边,武则天不仅坐牢了后宫第一把交椅,而且还接触了大量的朝堂政务。李治对这个娘娘的信赖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垂帘听政,参与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武则天垂帘听政

而这些政治成就,也渐渐引发了武娘娘对政治渴望的野心。

③ 位极人臣传奇纷纭的女皇

李治终于也没跑赢命硬的武则天,葬于乾陵。武则天黜杀了儿子后,索性当上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也是最有争议的女皇。

武则天称帝

她任用酷吏,也提拔贤臣;杀李唐室,也平定边境;弑杀子女,也从谏如流;豢养男宠,也还政于李。

最终武则天被张柬之等一众名臣兵变中退位,在洛阳自己当年下令修建的上阳宫里,孤独地度过人生中最后的一年。

洛阳上阳宫

武则天的遗照中免去了自己的帝号,只称“则天大圣皇后”,赦免了自己生前的所有政敌,自己合葬于李治的乾陵。

唐高宗乾陵碑

④ 乾陵无字碑之谜

在豪赌一生的人生中,这位曾经从普通官宦家庭出身的女子,到深受帝宠,再到青灯古佛,再到二次临幸,垂拱而治,专权霸制,淫乱纵欲。人世间所有顶级的酸甜苦辣,她都尝过了。

在这样大起大伏的人生的尽头,一位信奉佛家因果的女皇,放下心头所有的过往欲念和恩怨,回归自己应有的身份和去处。这是绝大部分人对武则天的解读。

武则天在朝堂

因而在武则天的陵前,矗立着一座传说中的巨大方形“无字碑”,以“无字”来写功过,以“无声”来歌得失。

武则天无字碑

然而大家都错了,这座石碑确有其事,但并非无字,而且字还很多,只是被岁月蚀去了痕迹罢了。

无字碑非无字

⑤ 乾陵选址的传说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传说,袁天罡和李淳风为武则天选风水宝地。二人先后回报说找到了。袁天罡说他在地下埋了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地下打下一枚铁钉。

武则天派使臣考察,果然发现在俩人所述的地里,有一枚铁钉钉在一枚铜钱中。朝廷人人称赞,于是武则天便定下这里为陵。

然而袁天罡死于公元645年,4年后李治才当上皇帝。而乾陵的修建,总共经历了30多年。

⑥ 鸵鸟石像生里的秘密

沿着著名的“双乳山”之间进入主陵区,就会经过一排排的石像生,共计18对36个。这么多石像中,有一个鸵鸟石像非常引人注意。

鸵鸟石像

鸵鸟不是中国原产的鸟类。以唐朝和西域互贸的习俗来看,是西域进贡来的可能性最大。然而这个鸵鸟石像上有一个很深的圆孔,虽被水泥填塞,但是依然清晰可见。

鸵鸟石像圆孔

关于这个孔,学者们曾经展开过很激烈的讨论,甚至认为是古人射箭时射穿的。最后在文物专家王翰章的解释下才大白于天下。

原来最开始发掘乾陵的时候,并不见鸵鸟石像。原来鸵鸟石像被老百姓抬去做了水井轱辘桩。两个孔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

水井轱辘桩

⑦ 最正统的唐风一日游

从西安市出发上绕城高速,再转福银高速开63公里下高速,转到沪霍线后直行两公里,就到了乾陵旅游区。高速大概1个小时车程。

乾陵交通地图

乾陵旅游区大致分为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仿唐乾陵地宫、乾陵博物馆六个主体。

乾陵导览图

各个陵墓能够观赏的多是地上建筑和各种陈设、石碑、石像等。而仿乾陵地宫能展示的就是乾陵内部的格局和各种陈设。乾陵博物馆内就是和唐周时期的各种文物了。

乾陵文物展柜

比起大唐不夜城,这里的各种物件和它们散发出的,才是最纯正的大唐皇风。唐朝的典雅、强盛、繁荣和奢华到底是什么样,比起影视剧里的今人氛围组,很显然只有它们才是最具发言权的代表。

⑧ 被“砍头”的六十一番臣像

从司马道穿过石像生,便是著名的六十一番臣像。“番”就是少数民族。传奇女皇武则天在位期间,对外战争26起,21场胜利,3场失败,还有1场未决胜负。

武则天时期对外战争统计表

大唐恐怖的战力和繁荣昌盛,是东亚周边各国所敬服的原因。大量的番臣来中国朝见甚至服侍李唐皇室,所以番臣石像出现在唐陵,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同寻常的是,乾陵这六十一番臣像,全部无头。有人说是武则天处罚囚犯砍掉的,有人说是地震震掉的,也有人说是建陵时用来震慑那些来此又心存不敬的人的。

1974年,乾陵周边的两个农民农作时,挖出多个石像头。经考证,和乾陵六十一番臣像完全吻合。

很有可能的是,在唐朝以后,那些入侵关中的番人,认为这些侍奉汉族皇帝陵寝的石像,是对汉人卑躬屈膝的“番奸”,才砍掉了这些石像的头。

⑨ 乾陵从未被盗的秘密

唐十八座帝陵,只有乾陵从未被盗。无论是从选址还是结构还是工艺上来说,乾陵都十分讲究。而后世对乾陵动脑筋的人,也不在少数。

俗话说就怕贼惦记。唐末黄巢就惦记上了,40万大军盗墓无果,只留下一条“黄巢沟”。民国孙连仲学孙殿英的样用炸药盗挖乾陵,也未果而终。

1958年,几个炸山的农民却意外炸开了乾陵的墓道口。两年后陕西省成立专门的发掘委员会进行抢救性发掘,确定了这就是真实的乾陵。后来发掘工作被周总理喊停,乾陵又免于一难。

如果说这世上有贼打不开的锁,估计没人会相信。而乾陵这座历代盗墓者都无法触碰的宝藏,却给几个普通老百姓无意间发现了,不是天意,又是什么呢?

⑩ 皇家陵园的人间烟火

在咸阳乾县,本地人到了过年,十有八九要去乾陵。

小年轻们骑着摩托来这里约会;孩子们穿着会发光的鞋,在这里嚷嚷着要大人给他们买宝剑;扛着糖葫芦的小贩也会穿行在两侧矗立着石像,长达4.9公里的司马道上。

这种胜景,即便是在关中地区,很多乡村都已经不复存在。

庇佑在天地间皇天后土下的子民,千年以前是一个样子,千年后的今天,却是另一幅样子。

这一点,怕是传奇的则天大皇帝也觉得太烧脑,所以不会去考虑的事吧?

即便贵为人皇,政绩登峰造极,终究不过是黄土一把。而那些泱泱百姓,才是历史真正的伴随者。

我想,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时间,武则天大概是想通了,所以才会让乾陵重见天日,任由自己的长眠之所和百姓同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