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座边陲小城(云南小城的旅游)

更新时间:2024-05-13 19:34:29





“假如真有芒市的旅游‘特种兵’,大概率也会被当地的节奏拖慢。”我承认,关于芒市,我是被这句话吸引了。


今年旅游“特种兵”大火,我尝试着在武汉过了一把瘾,结果差点没把我累死。而且,不仅在身体上受累,在精神上也不大好受:我在公司加班已经加成工作特种兵了,为啥还要在旅游上也要如此匆匆忙忙?


于是我来了芒市。


这座云南西南部的边陲小城,据说是全国唯一用一个字命名的城市。芒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勐焕”,意思是由大家庭组成的家园,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芒市的佛塔是无处不在的,这句话有两个含义。


一个含义是,佛塔的形式在芒市的运用范围之广,路边的公交车厅,路上的环岛,甚至是绿化带上的电箱,大多都是采用佛塔或者佛塔的元素。


德宏机场旁边就有一个金光灿灿的小佛塔。


另一个含义是,芒市最富声名的金塔及银塔,建于山顶,在芒市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看到。阳光明媚的时候,两座佛塔屹立着相互对望,熠熠生辉。可惜我去的几天都在下雨,没能看到金碧辉煌的样子。


金塔高高伫立,芒市的每一条街道都能看到它,每次行车都有朝圣的感觉。


勐焕大金塔,塔高76米,第一层金塔大殿占地2000平方公尺,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典型的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是当地傣族人民的圣地。


金色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光彩夺目。


第一天到金塔的时候,游客如织。景区其实不算大,显得多少有些人潮汹涌的,便和家属商量,第二天早上早点来参拜。没成想第二天一早下了场大雨,雨雾缭绕,金塔没有了平时的金碧辉煌。但是却另有一番风味,平添了很多神秘感。


清晨被雨雾笼罩的金塔,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感受完金塔的神秘,便向银塔拾步而去。银塔与金塔伫立相望,两个景区大门隔着大约200米的距离。


其实在网上,相较于金塔,对于银塔的赞誉更多。银塔通体白色,显得十分圣洁,不管是在清晨霞光的照射下,还是在落日余晖的笼罩下,都令人心生感动。


有点遗憾的是,我没能看到晴天的银塔。可是,雨天的银塔我觉得更有味道,雨打佛塔,淅淅沥沥的声音,让心一下子静了起来,洗去了平日的浮躁。


银塔仿佛是一个只能听到自然声音的地方。



芒市刚火不久,所以虽然游客很多,但是并没有专供外地游客的所谓美食街。很多美食,都是本地人常去的店,换言之,这里的餐饮业态做的都是“熟人生意”,没有针对游客的专门开发。


所以,在芒市,外地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在地,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点。


接触芒市的美食,是从“撒撇”开始的。在芒市吃饭,“撒撇”是出镜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一开始有点懵,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傣语中,“撒”是作“凉拌”之意,也就是说,你可以粗暴地把“撒撇”类比于“凉面”。


“撒撇”的灵魂在于酱料。


说实话, 第一口“撒撇”,我是不适应的,但是从第二口开始,酸味蘸酱的味道的环绕于我的口腔之中,由牛羊肉泥、韭菜、香柳、小米椒浇上酸水而制的蘸料,裹着米线,蔬菜和肉片,入口瞬间,层叠滋味随着唇齿咀动在口中爆发。不由得胃口大开。


由牛羊肉泥、韭菜、香柳、小米椒浇上酸水而制的蘸料,令人欲罢不能。


除了这个常规蘸料,还有苦撒,听着便不由皱起眉头。有别于用柠檬汁作主料的酸撒,还有用动物胆汁消化液熬制的苦撒,这个就留着大家去尝试了。


吃完一口“撒撇”,配上一口爽口的泡鲁达,清爽的椰子和西米露,搭着一两片小面包,清爽的感觉搭着酸味,着实不错。


由清爽可口的泡鲁达,和椰汁西米露口感有点像。


早餐的话,推荐饵丝。饵丝之于芒市,如同热干面之于武汉,属于大众早餐。常见的有清汤饵丝和牛肉饵丝,再辅于圆子。加上各种各样的调料,吃起来十分令人上头,酣畅淋漓。


牛肉饵丝和清汤圆子,这么吃起来也挺美味,但还没有吃到灵魂。


除了“撒撇”、泡鲁达、饵丝、圆子等,芒市还有很多美食,比如鸡油手抓饭、甩粑粑等。


鸡油手抓饭,卖相一般,但意外的好吃。


榴莲鸡蛋甩粑粑,和印度飞饼很类似。


吃饱喝足,我走在芒市的街道上,两侧高大的棕榈树充满了异域风情。


我想着,芒市,不忙。



文/姜胖达

图/姜胖达、图虫



互动有礼

你体验过哪些“慢旅游”吗?

欢迎留言分享,我们将抽出1位幸运粉丝

送出“2024旅行台历”1本!


《时尚旅游》2024旅行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