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好玩的景点(苏州东山 )

更新时间:2023-04-16 13:44:06

18年国庆,去东山小游。

驱车先去了雨花胜景。

雨花胜境是东山历史最悠久,风光最秀丽,面积最大的游览胜地。

雨花景区的“雨花”一名来源于明代,时山坞中满栽桃林,每至春末,花瓣飘落,似花雨从天而将。

不过,这个时候去,就只有石榴了。

随后,来到东山最著名的景点—雕花楼。

雕花楼是在上海做棉纱生意发了财的金锡之、金植之兄弟为孝敬母亲而建造的一座豪宅,由香山帮著名匠人陈桂芳设计,雇用250多名工匠,耗资15万银元,1922年动工,历时3年才得以竣工。

进景区大门,先有池塘前缀,旁有水榭长廊相伴。

看到游客到来,锦鲤张开大嘴游了过来。

大部队陆续跟上。

过池塘,前面就是雕花楼,

中国人都讲究门面,这门楼正如主人的脸,能不讲究?正面门楼的砖雕分三层,中坊“天锡纯嘏”4个大字,喻意天赐洪福,左右兜肚雕的是《三国演义》古城相会和古城释疑的故事,喻意忠孝仁义;上坊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佛手、祥云等图案;下坊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均是吉祥之意。进了大门,回头继续看门楼上的砖雕,比正面更繁复更精彩。与“天锡纯嘏”相对应,这边中坊写的是“聿修厥德”4字,为清代书法家尹立勋所题,意为修行积德,左右兜肚雕的是尧舜禅让和文王访贤的故事,喻意德与贤;上坊是王母娘娘做蟠桃盛会,八仙庆寿的场面,取“寿”的意思;接下来一栏雕了10只梅花鹿,既有“十全十美”又有“禄”的意思;下坊是唐朝大将郭子仪做寿、他的7个儿子8个女婿前来贺寿的场面,多子多福,取“福”的意思。再加上顶脊正中的聚宝盆、门楣上方的双喜字,合在一起,就占全了“福、禄、寿、喜、财”5个字。单是这一座砖雕门楼,就花了3500块银元,据说当时金锡之一听报价也急了,说:“太不像话了!”

全楼的梁、桁、柱、檐通饰砖、石、木雕和铸铁装饰,浮雕内容极为丰富,技法绝妙精湛,所表现的寓意也颇为深厚,在江南的现代建筑中仅此一例。

不过,光顾得欣赏了,没顾得上拍照。

转眼,来到了后花园。


以“无处不雕、无处不刻”而闻名的东山雕花楼日前在景色如画的小花园内墙上新发现了一幅明代万历年间的砖雕艺术品。雕花楼修建于晚清,而这一新发现的与雕花楼浑然一体的砖雕却出自明代,据介绍,一幢建筑同时拥有两个朝代的建筑艺术品这在国内建筑史上亦属罕见。

新发现的明代砖雕位于雕花楼花园东隅的照墙上,一块圆形的精细砖雕“停云陇”被巧夺天工般地镶嵌在墙上,只见一条蛟龙,正在云水翻腾之中作探首状,仰望着精美绝伦的雕花大楼,其神情犹如被眼前这玉楼琼宇般的人间美景所吸引,赞叹着不忍离去。此块砖雕艺术品简练、清秀,立体艺术感强,和雕花楼晚清的门楼砖雕艺术风格迥然不同。据东山雕花楼宾馆经理、“高工”潘新新介绍,一直以来“停云陇”砖雕因为题词字迹不清,对于它的来历虽然也有许多专家进行了论证,但却始终查不清,而被看作一个谜团,只能笼统地称其为晚清时代的建筑艺术品。直到前不久,他在翻阅相关资料时,才发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孙明代范允临与砖额的题词者相吻合。

范允临是明代万历年著名的书法家和戏剧评论家,其书法飘然如云,弯环舒展,气韵流畅,木渎天平山的红枫就是范允临任福建布政史参议时带回来的。故此,推定“停云陇”砖雕和匾额应为明代艺术品。随后,潘新新又进一步向雕花楼主人的后裔金徵霖老先生及家人进行求证,据介绍,早年金家和东山“翁、席、刘、严”四大家庭的翁家是儿女亲家,此块砖雕艺术品是翁家的家藏艺术品,当金家造好名闻江南的雕花楼后,翁家将这块传世的明代砖雕艺术品作为礼品赠送给金家,为雕花楼“锦上添花”,也为雕花楼建筑中有二个朝代的建筑艺术品留下了一段佳话。


一角。

一窗。

一阁。

离开雕花楼,开车沿环山公路边走边看,到陆巷停下。

陆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王鏊曾连捷解元、会元、探花,其门人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母亲姓陆,其村因此得名。

陆巷是苏州吴中东山镇的一个小村子,位于太湖边,背山面湖,是一座明清厅堂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现尚保留着明代建筑数十处,清代建筑则比比皆是。面积达上万平方米。规模如此庞大,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在江南一带实属罕见,陆巷因村中有六条直达太湖的巷弄而得名。

村中还有一条长达一里的明代古街,建有“探花、会元、解元”三座明代牌楼。

独占鳌头。

守溪街。

太湖日落。


名副其实的日落西山。(对面就是太湖西山)

沿环太湖大道,打道回府。

标签: 艺术品   洞庭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