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必去的八大景点(滨州有啥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3-11-14 08:20:06

第一:黄河楼

黄河楼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蒲湖公园湖面内东南方向的清淤土台上,渤海五路以西,南环路以北,于2010年4月12日接受了省市专家的初步设计评审。设计13层、高70.7米的黄河楼,于2011年10月1日建成开放,届时将成为滨州乃至黄河三角洲的标志性建筑。

黄河楼工程是蒲湖风景区改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目标是建成集旅游观光、黄河文化、书画工艺品展销于一体的公共建筑,使之成为滨州市一个标志性的新亮点和黄河沿岸重要景观之一,并以此进一步推进滨州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黄河楼位于蒲湖水面内东南方向的东关岛上,渤海五路以西,南环路以北。东关岛为取土堆岛形成,南北长约100米,东西长约75米,高出水面4.5米,四周水深4-5米。黄河楼建筑面积共9207平方米,建筑高度为70.7米,分地上12层,地下1层,地上12层中9层为观光展览层,3层为储藏设备层。站在黄河楼上,可南观黄河,北瞰城区。

黄河楼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黄河楼将利用现代混凝土结构可以做较大悬挑的特点,在楼的中部又做了一次递减,产生了与众不同的建筑轮廓线。整个黄河楼颜色质感为灰红,意味黄河楼气势恢宏,更在气势上体现黄河的宏壮。同时,设计把古建筑的卷棚元素穿插在每层的挑檐中,这样既消除了层层挑檐的单调,又利用了卷棚的弧线特点,在上挑的檐角处,用浪花取代了古建筑的吻兽,从而产生“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效果。黄河楼外观尽量表现中国古建筑的特色,室内则基本具有现代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设计了9个明层,9重古建筑带斗拱起翘的屋檐,寓意黄河99道弯,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在山东流过9个市。9个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以黄河流经的9个省市自治区的名字按顺序命名。

在黄河楼的一层周边,还将建设连廊和角亭,供游人登楼前眺望、休息。为了便于游人远眺,9个明层设置了观光外廊、观光平台和观光窗,每层设置了供游人使用的卫生间。进岛栈道为三块板形式,人车分流,宽27米。环岛道路宽7米,岛上设计了60个停车位,湖岸入口设计了100个停车位,以方便游览。

黄河楼工程是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项目。该工程已建成开放。

第二:魏集古村落

魏集古村落是一处仿明清时期古建筑风格的景区,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同韩路。景区共分三期工程,一期工程分为风味小吃街、手工作坊街、民俗主题街、酒吧文化街、缘定街五大街巷。景区于2016年9月28日投入运营。

景区融合特色美食、手工作坊、民俗风情、观光游水、民宿等元素,内有200多家小吃店,以及绣楼、剧场、文化馆、游乐场等20多个小型景点,穿插上演扭秧歌、舞龙舞狮、皮影戏、杂技、说书、篝火晚会等。

魏集古村落全部采用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风格,融合江南水系景观。景区分为风味小吃街、手工作坊街、民俗主题街、酒吧文化街、缘定街五大街巷。

在景区的中间位置是古村落景区的特色项目--传统民间小吃街,古朴的建筑,观赏民间传统的小吃手工艺制作过程,品尝地道、美味的民间食品,带游客领略齐鲁美食文化,吃遍大江南北的美味。这里每一件物品都有岁月的痕迹。

都市喧嚣的生活使很多人在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存有回归田园生活的情结。清幽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厚重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民间原生态文化,所有这些都是魏集古村落要呈现给大家的。

第三:魏氏庄园

惠民魏氏庄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邻220国道,南倚黄河,居魏集村南,是一处气势恢宏的城堡式建筑群。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氏庄园占地40余亩,平面布局像一个汉字的“工”,由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广场五个部分组成。庄园的住宅将具有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垣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式民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城堡式建筑群。

城垣建筑平面为矩形,南北长84米,东西宽46米。庄园坐西朝东,高大的拱券门上方镌刻着遒劲有力的“树德”两个大字,城墙原为两重,两墙间为更道,现仅存内墙。墙高10米,根基厚3.8米,顶宽1.5米,结构采用明清城墙的传统模式,内为三合土夯筑,外砌青砖。顶部外侧设垛口,内侧砌女儿墙,中间为宽窄不一的过道。墙体内壁四周有几个拱券形壁龛,内有上下两层对外射击孔。城墙东南角和西北角建有两个半突出墙体的圆形炮楼,各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均砌有射击孔,根据不同距离射击目标发挥不同作用。住宅房屋建筑是按照《清工部工程则例》设计,同时又有典型的地方风格。其主体结构为清代小式木作台梁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石木混合结构。平面布局是按照中国民居传统方式,沿南北纵轴对称设计,并按前堂后寝的原则依次排列,整个院落错落有致、流线分明。鳞次栉比的住宅房屋与高耸的城垣融为一体,尤其突出了能攻易守、进退自如的军事防御功能。

住宅群体共三进九座院落,共有大小256间房屋。现存院落6个,住房40余间,房屋营造为硬山,分卷棚顶、花脊两种营造方式,形式风格特异的前厦回廊。院落群分别由中路院落和东西侧跨院组成,中路院落为主体建筑,属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住宅。两侧跨院分别有私塾院、裁缝院、厨房院等。院落间设有信道、房屋间以夹壁墙和暗道相连,通过石流向内宅供水,供物靠内外相通的壁洞。各房间冬季取暖采取中国传统的火炕式。城堡内有50余间粮仓,可贮备大量粮油,地下埋有大量煤炭,有两眼砖砌水井,遇到战争或灾荒,即使经年不开城门也有足够的生活保障。此外,内宅北大厅东西两端硬山设有吊桥,连接城墙顶部。

第四:孙子兵法城

中国孙子兵法城,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西北隅,是孙子故里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充分挖掘弘扬孙子文化而修建的秦汉式大型园林建筑群。

它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古城墙遗址为依托,以“和平、战争、智慧”为主题全面展示博大精深、享誉中外的孙子兵法兵家智慧。

景区由15座大殿和224间厢房组成。整组建筑古色古香,汉韵十足,楼台亭轩,古井涌泉,交相辉映,曲径翠竹,古柏垂柳,摇曳生姿。它是继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之后我国第三大庭院式人文景观,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鹤伴山

鹤伴山位于山东省邹平市境内,地处山东省的邹平市与济南章丘区交界处,系长白山脉,白云山系,地形复杂,悬崖绝壁较多,是经林业部批准,于1992年9月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

鹤伴山,山势陡峭、谷壑幽深,河谷、瀑布、跌水众多,涧谷景观,各具特色。以其植被条件好,森林覆盖近90%。1992年被确定为国家森林公园。 鹤伴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3年8月,曾有数十名抗日战士在此与日军激战而壮烈牺牲。鹤伴山入口抗日桥处立有抗日英雄群雕纪念像一座,气势宏伟,艺术精湛。

旅游线路有:九瀑涧游线,长度1608米,沿途有大小跌水九处,一瀑一景,各具情趣。水帘洞游线,内有岩洞、流瀑、景石等各种景观,形成了鹤伴山中以水帘洞为特色的奇绝景色,此景线788米。九潭溪游线,内有溪流、跌水、碧潭、岩石以及植被等,形成以溪潭为主,以秀见长的景区特色,全长2424米。鹤鸣谷游线,河谷宽阔,绿树成荫,沿途有儿童活动区、动物放养区等设施。全长1215米。鹤伴山森林公园共修筑拦水坝32座,可蓄水40万方。降水时节,形成了水库连水库,瀑布连瀑布的景观。公园内服务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是人们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的理想场所。

鹤伴山景区位于山东省邹平市南部山区。市区有公交直达。景区北有济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区30公里,距济南市区不足50公里。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鹤伴山所属白云山系,向有“泰山副岳”之称。

鹤伴山风景区占地7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近90%,共有五条旅游线路,总长6000余米。整个景区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地形复杂多变,沟谷曲折狭长,山、石、瀑、泉、云雾等景观众多,被誉为“鲁中生态明珠”。

第六:范公祠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邹平市境内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范公祠建筑清新幽雅,肃穆巍然。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距今也已130多年。

范公祠位于长山镇孝妇河南岸范公村。范公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历经数十年维修和重建。宋代名相范仲淹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先忧后乐”的民本思想,发源于此。范公祠门前古槐为始建时县令韩泽所植,距今已近千年,依然枝繁叶茂,有“邹平树王”之誉。为打造“范公故里.山水邹平”旅游品牌,2006年县政府重新整修建设范公祠景区,景区由范文正公祠、菜根茎舍、忧乐亭、烟雨亭、碑廊、后花园等建筑组成。

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坐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1株,高达10丈。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人称“怀中抱子”。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殿下有匾额两块,一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

范公祠左右分立两碑,左书“先忧”,右书“后乐”,门的两边对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全面的概括和评价。

范公祠历经沦桑,历900余年而不衰,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政府投资10万元对大殿两院进行了修葺,再现祠堂当年风采,对弘扬范公“先忧后乐”思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第七:杜受田故居

杜受田故居是清朝帝师杜受田的旧居,也是杜家众多名臣的旧居。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南街。门前有木牌坊1座,门首悬“太师第”、“相国第”横匾,门厅内悬有“方伯第”、“亚元”、“传胪”、“祖孙父子兄弟伯侄翰林”等匾。全部建筑为四合大院,占地约25亩,内含28个小院,有堂屋、绣楼、厢房、祠堂等房屋300余间。现仅存绣楼、客厅和部分堂屋、厢房。建筑风格简单、朴实,是典型的明清鲁北建筑特色。

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滨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27日对外开放,2010年被国家旅游授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的父辈们和众多的叔兄弟们的房产。杜氏家族自明代起即是望族,至清末,有进士12人,其家宅人称“杜府”。

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诗,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礼制,他家的大门可以开三门,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仅一门;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九架大梁,然而,这里仅三间正房五架梁。杜受田位居一品,为官一生地未置一亩,房未增一间。滨州杜家虽有众多朝廷重臣、府州主官,但是杜家的住宅却极为普通,房屋装饰也异常简洁。家产的弱势与杜家人做人的谦虚低调相映成趣,而他们对功名的低调与为人为官的积极敬业却又相辅相成。这种为人处世的低调使得曾经声名显赫的滨州杜家一度鲜为人知,甚至在众人的记忆中销声匿迹。

开放通畅是杜受田故居的典型特点,杜家大院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仅有大门,而且有过道,四通八达。大院内,各个小套院之间不仅开后门、开侧门,而且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大院内没有一处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氛围上户户相通,整个大院透露着一种天伦之乐、一种亲密无间、一种兄弟妯娌和睦共处的温馨和谐。大院的开放和包容锻造了一大批清官干吏,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建筑一样,外圆内方,进退自如。

走进故居,游客们就会悟出杜受田做人做官做事的真谛:做人要谦虚正直,做官要爱国恤民、廉洁勤政,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谨慎”。

第八:无棣古城旅游景区

无棣古城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规划总面积为3.1平方公里.

无棣古城以旅游承载文化,以文化促进旅游,遵循“存古、复古、建古”三个原则,突出“古”、“水”、“绿”三个特点,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风貌休闲区、生态园林居住区和综合商贸服务区四个功能区。

景区内荷花湾水利风景区、吴式芬故居、冯安邦将军府、县衙、角楼、四城门及四城门桥、无棣印象、曲院风荷等十八处景观节点及后期配套与夜景亮化工已建设完工并对外开放。

无棣古城形成于商周,发展于隋唐,繁荣于明清,东西宽240米,南北长480米,占地11.5万平方米,城墙夯土筑成,四向建有城门、角置炮台和钟鼓楼,城内商肆旅社齐全,城外有护城河、荷花湾等水系环绕相联。

无棣古城规划总面积3.1平方公里,以旅游承载文化,以文化促进旅游,遵循“存古、复古、建古”三个原则,突出“古”、“水”、“绿”三个特点,采用“四心四轴四区”的功能结构,将古城开发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风貌休闲区、生态园林居住区和综合商贸服务区四个功能区。

无棣古城旅游景区以旅游承载文化,以文化促进旅游为整体思路,突出古城“古”、“水”、“绿”三个特点,延续了“城水相依、碧水灵动”的古城风貌,景区内荷花湾水利风景区、吴式芬故居、冯安邦将军府、县衙、角楼、四城门及四城门桥、无棣印象、曲院风荷等十八处景观节点及后期配套与夜景亮化工已建设完工并对外开放。随着无棣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景观风貌休闲区、生态园林居住区和综合商贸服务区四个功能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无棣古城景区创成国家AAAA级景区。

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足,欢迎广大网友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