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滨海旅游新增量在哪(广东 滨海旅游)

更新时间:2023-11-04 08:26:25

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广东发展滨海旅游、打造黄金海岸的先天条件。受访方供图

暑期旺季,滨海旅游是游客消暑的热门之选。滨海旅游,一直以来是广东旅游板块中的重头戏。拥有中国最长的海岸线,岛屿面积位居全国第三,海域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可开发海岛759个……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广东发展滨海旅游、打造黄金海岸的先天条件。

近年来,广东从顶层设计加强发展滨海旅游的空间布局,从2012年发布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17年发布的《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再到2018年发布的《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规划》,滨海旅游,正在成为广东发展沿海经济的重要抓手。

然而横比邻省海南,广东滨海旅游的品牌知名度明显不足,在发展高端酒店为重点的滨海旅游产业集群等方面仍需下大功夫。广东滨海旅游的传统业态,还有无增量可言?

不缺资源,缺拳头产品

纵比自身,广东沿海城市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沿海城市接待游客5.3人次,同比增长8.5%;海洋旅游业总收入11782.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297.6亿元,同比增长8.0%。截至2019年底,全省拥有3A级及以上滨海景区31家。全省海洋旅游业增加值3581亿元,同比增长8.2%。然而横比邻省海南,广东滨海旅游的品牌知名度明显不足。

分析人士指出,问题并非出在海洋资源上,而在滨海旅游产品上。对标海南国际旅游岛,广东在发展高端酒店为重点的滨海旅游产业集群,打造休闲滨海旅游新业态,以及深挖海洋文化内涵方面,仍需下功夫。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明确,优化提升滨海旅游产品。以海洋资源、岭南文化为依托,利用滨海优质海岸、海湾、海岛,加强滨海景观环境建设,促进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的滨海休闲度假区、海洋公园和滨海旅游产业区,逐步形成以滨海度假为主导,观光、休闲和度假相融合,专项旅游为补充的滨海旅游产品结构。

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一些滨海度假项目正在以“旅游+康养+地产”的融合业态模式,拓展市场边界。

康养旅居或前景可期

最近,粤西滨海旅游涌现出一股新力量。在今年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8个百亿级的文旅项目极为瞩目,其中包含投产项目、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达600亿元的湛江吴川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投资额最大,是其中为数不多位于沿海城市的文旅项目。在粤西滨海旅游的发展格局中,其桥头堡的地位亦十分凸显。

日前,2020博鳌国际养生论坛夏季峰会首次在广东举办,地址就选在了湛江吴川鼎龙湾。2020博鳌国际养生论坛夏季峰会暨中国(鼎龙湾)康养旅居论坛组委会主席李永春坦言,医疗旅游和康养旅居,是海南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而广东的滨海环境不亚于海南,而软实力比海南更强,开放程度之高,经济实力之雄厚,令其完全具备发展康养旅居的条件。

“规模很震撼。”在考察了鼎龙湾的项目后,李永春感叹道,占地2.5万亩、海岸线长16公里的体量,包含水上世界、野生动物园、海洋王国以及酒店群等多种业态,如此大规模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未来可期。如果能够将其打造成为康养旅居的目的地,撬动北方的慢性病客群市场,鼎龙湾乃至广东的滨海旅游将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

另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健康产业正在步入“全民需求时代”。国际健康产业权威研究机构GWI发布数据显示,预测到2022年将达到91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5%。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则预测,2020年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表示,广东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作为弱势群体中人口占比较大的老年人群体,其健康保障应该得到一定的特殊倾斜。老有所养是基础,全方位的老年健康体系亟待建立。而康养旅居则是大健康产业布局中的一个方向,为社区养老创造良好的医养条件。

康养旅居需系统产业支撑

事实上,放眼全国,将“康养旅居”作为经济发展引擎的地区不在少数:

海南:高端康养旅居产业是海南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是海南省经济增长的又一个新亮点;

浙江宁波:以宁波湾为依托,正在打造“康养旅居城区 运动大景区”大型度假区;

湖北宜都:湖北交投集团投资96.5亿元,打造三江康养新城,将其打造成为集康养、教育、生态住宅、文旅产业于一体的鄂西南旅游集散地和医疗养老目的地;

云南:云南城投旗下西双版纳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联康云养新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康养文旅产业落地。云南城投将构建“文化+土地+开发”、“旅游+土地+开发”及“康养+土地+开发”的三大业务板块;

广东湛江:吴川鼎龙集团深耕“大文旅+”“大康养+”产业,通过整合健康、养老、旅居等资源,在国内打造多个文旅综合体项目。与医疗集团合作的鼎龙生命科学康养中心将于近期在鼎龙湾开业,将为康养旅居填充核心内容。

开发商在纷纷布局康养旅居产业的同时,能否真正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任组长的调研团队发布的《2018年国内康养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康养企业总数为240余万家,较2017年数量增长12%。其中,广东、山东、湖北、湖南、江苏、辽宁、河南等七省份的康养企业数超过12万家,国内康养企业主要集中于中部和沿海省份。广东省虽然在康养资源上缺乏独特性,但其在休闲养老城市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多个养老城市在全国享有盛名。

何莽直言,目前政府和开发商对“康养旅居”这一概念存在多方面的误区,比如:

将其视为旅游业,注重六要素配备齐全,突出景区景观建设;

将其视为养老业,过度注重养老地产和服务等;

将其视为房地产,把产业核心放在各类公寓、酒店等住宿业;

将其视为医疗业,把“临床”病患及传统医疗作为产业重点;

将其视为服务业,不注重方法论创新和整个产业生态系统。

近年来,国内存在一些康养政策和项目未经深入论证便急于“上马”的现象,何莽表示,亟需防止康养市场过热或“未热先乱”。

在他看来,康养旅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型业态,需要系统产业的支撑,需要产业融合。何莽建议,把项目打造成为产业融合的平台,既有直接面向康养市场对客服务的前台能力,如提供适老化住宅的康养地产开发商、疗愈型康养酒店等,又能提供资本、资源的后台能力。而这背后的机制是以文化IP化为引领,化技术产业为动力,推动资源资产化。

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