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发展对产业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10-29 13:42:12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何颖淳、裴瑞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旅游产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持续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地区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力和新引擎。在“以旅塑文 以文彰旅”方针推动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双向赋能,已成为打造地区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旅游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需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今年以来,中国旅游产业进入全面复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消费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创新驱动成为转型阶段的重要特点。旅游产业已恢复常态,进入大基数、稳增长阶段。按可比口径,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较2019年分别增长4.1%和1.5%。旅游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文旅体融合项目、都市游、乡村游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双节期间游客的文化参与比例达到了91.6%的高位水平线。跟着音乐会、演唱会、马拉松去旅行,成为新的旅游需求。去哪儿网数据显示,杭州亚运会期间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两成,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的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幅均达到5倍以上,其中绍兴的酒店预订增幅最高,达到720%。携程网数据显示,十一期间,都市漫游(City Walk)搜索量同比增长7倍多,全国乡村游酒店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长4倍多。越来越多小众目的地热度提升,淄博、延边、防城港、酒泉、南阳、广元、承德、伊春、曲阜、乌兰察布等地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各地加快打造旅游新供给,提升文旅服务水平,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据不完全统计,中秋国庆假期举办音乐节数量超过40个。云南、山西、四川、陕西等多地举办结合地区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的节庆活动和文艺表演。国庆前后长隆宇宙飞船乐园、长三角最大室内滑雪场——龙之梦冰雪世界、郑州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等新景区开业,受到游客追捧。其中,长隆宇宙飞船乐园在携程上线当日,曝光量超过2亿,国庆期间销售火爆,日均单量增长50%。中国旅游研究院游客数据监测结果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游客对交通、住宿等的价格满意度有明显改善,达到80.8分。其中,对景区、酒店、旅行社准备充分的满意评价占比最高,达到21.8%。

2023年9月2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30条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拓展海洋旅游产品,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盘活闲置旅游项目。

二是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改善旅游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惠民政策,调整优化景区管理,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有序发展夜间经济,促进区域合作联动。

三是加强入境旅游工作,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完善入境旅游服务,优化离境退税服务,发挥旅游贸易载体作用。

四是提升行业综合能力,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五是保障措施方面,要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人才保障,做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成为激发旅游消费的重要的驱动力。

五是保障措施方面,要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人才保障,做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成为激发旅游消费的重要的驱动力。

拓宽融资渠道是实现旅游产业高质发展的重要保障

拓宽融资渠道是主要的保障措施之一,对《若干措施》的其他四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是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形成以供给创新驱动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可加大金融对新投资旅游项目、新型文旅、文体融合项目、创新数字文旅业态的支持,持续加大优质文旅产品的供给力度,另一方面,可推动旅游闲置资产盘活相关财税金融政策完善及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通过合理利用资产为旅游景区注入新动能。

二是金融助力激发文旅消费活力、畅通内循环。拓宽融资渠道将促进金融机构围绕旅游全场景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利用数字化赋能精准挖掘旅游商家与消费者的真实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活力。

三是提升入境游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入境游发展。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入境人数较2019年同期下降14.9%,日均出入境人数减少25.4%。外国游客入境旅游面临移动支付难、线上预定难、离境退税难等问题使其旅游体验感下降。需要通过完善金融服务、增加离境退税网店和退税商店等方式提高入境游客消费支付的便利性。同时推动金融服务与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整合创新,进一步提升入境游游客体验。

四是金融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拓宽融资渠道将支持小众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部分景区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及智慧管理水平。

同时,伴随着《若干措施》政策的落地,旅游消费市场的扩大及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也为金融服务及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旅游需求潜力巨大,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都市游、乡村游、文化游以及小众目的地的爆火,以及今年贵州“村BA”出圈,无不显示旅游消费市场不同类型消费群体对于多层次优质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巨大需求。同时,文旅融合、文体融合以及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创新,也在持续引领并激发新的消费需求。而不断创新的旅游消费新业态也为金融机构消费金融服务提供更丰富的场景。综上,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对于旅游产业支持既能够满足旅游产业及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需求,也将形成“金融-产业-消费-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金融部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金融与产业的互利共赢。

当前旅游产业拓宽融资渠道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目前旅游企业实际情况看,拓宽融资渠道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如何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旅游企业向优质产品与服务供给发展。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旅游企业针对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持续进行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升级与创新,会阶段性加大了旅游企业的资金需求。目前,虽然旅游市场已全面恢复,旅游企业的营运资金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业务全面恢复、清偿到期债务,对于新项目的投资与开发仍存在资金缺口。如某些旅游景区和项目受疫情影响开业延期。市场恢复后,需要针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内容、设施升级,但是由于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很难筹措到相应的资金。某些民营企业在疫情期间获得了政府贷款资金支持,目前处于经营恢复阶段,现金流尚不能完全满足贷款到期及经营成本的要求,很难有余力进行新项目开发。

第二,如何平衡拓宽融资渠道与降低融资成本的问题。2023年旅游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所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1-9月,非上市文化旅游集团发行的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加权平均利率较2022年分别提升了0.37和0.20个百分点。2023年9月,非上市文化旅游集团3年期AA+、AAA债券加权平均利率较同期公司债债券利率分别高约0.23和0.52个百分点。融资成本的提升意味着旅游企业财务成本压力的增大,会降低旅游企业通过融资进行产品升级的积极性。

第三,如何使民营旅游企业更多享受拓宽融资渠道政策红利。目前民营旅游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数量较多的民营旅游企业群体在申请银行贷款中面临差别待遇、优惠政策难以覆盖到的问题,使其难以获得相对较低成本的资金,无法进行新业务拓展。

当前,造成旅游产业融资瓶颈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基本面尚未完全恢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近三年经营数据与现金流数据还没有完全修复。2022年A股上市旅游企业整体利润转亏482.8亿元,自由现金流为229.9亿元,同比下降51.9%。2023年上半年,A股旅游上市企业整体净利润为273.1亿元,自由现金流为259.8亿元。但与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490.8亿元,自由现金流562.5亿元的表现存在差距。在融资过程中,相关指标无法满足部分金融产品的要求,限制了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

第二,旅游消费的恢复未达预期,资本市场对旅游产业当前发展的信心不足。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消费收入有所恢复,但其提升程度未达到市场预期中的“报复式增长”程度。如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长1.9%,日均出入境人次与出境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1%和85.0%。资本市场仍然表现为对旅游产业短期预期的博弈行为,而非对旅游产业长期发展的投资行为。2023年10月9日,旅游产业A股指数(中心自建指数)今日开盘下跌0.70%,收盘下跌3.11%。

第三,当前社会资本对旅游项目的参与度不高。旅游项目投资有其特殊性,在当前风险偏好偏低的融资环境下对项目融资的影响较大。旅游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较长,运营难度高,增加了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项目管理难度,降低了社会资本对旅游项目的兴趣。

第四,部分类型的旅游企业的债权类融资渠道受限。文旅创意类企业、数字文旅类企业是旅游产业中的新兴企业,有着轻资产运营的特点。这类企业因还在成长阶段,收入规模有限,同时缺乏可抵押资产,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债券等类型产品的融资,融资渠道受限。

第五,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在一些金融工具的运用上仍不成熟。近年来,相关部委持续推动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与推广,鼓励相关项目利用该类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受到资产运营波动、资产权属以及合规性等问题,目前未有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旅游领域的落地。

针对《若干措施》中拓宽融资渠相关条款的政策解读及政策建议

针对旅游产业融资的难点与痛点,《若干措施》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

为了补齐旅游企业信贷融资的短板,《若干措施》第二十七条“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和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优化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支持旅游设施建设运营。”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有其特殊性,金融机构在自身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加强特色化建设,通过优化机制体制,培养专业团队,开发行业产品等方式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同时,已经建立文化专营特色机构或者团队的金融机构,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旅游企业的服务力度。2022年,多家银行积极利用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在多地投放了成本较低的旅游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支持了当地旅游项目的建设与运用工作。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总结去年相关贷款工作的经验,持续支持旅游设施建设运营的融资需求。

为了对冲当前社会资本投资投资不足的问题,《若干措施》第二十六条“将旅游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更多有投资收益的准公益性、半市场化的旅游项目将逐步成为地方专项债券投资重点,对于保障相关项目的稳健运营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解决旅游领域运营新型金融工具不足的问题,《若干措施》第二十七条“探索在部分地区开展旅游项目收益权、旅游项目(景区)特许经营权入市交易、备案登记试点工作。鼓励在依法界定各类景区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依托景区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若干措施》针对旅游项目相关权益融资以及REITs融资的卡脖子环节提出了具体工作内容。确保相关权利入市交易,做好备案登记工作,以及明确资产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进一步推动新型金融工具在旅游领域落地的重要环节。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金融部门才能在合规要求下为旅游项目服务,并最终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推进更多符合条件的旅游项目权益类及REITs的产品上市。

另外,针对旅游产业基本面尚未恢复,资本市场信心不足以及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的问题,在《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建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旅游产业的投融资工作。

一是建议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持续利用多种风险分担手段帮助旅游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充分利用利息补贴、房租补贴、担保等费用补贴政策,帮助旅游企业降低财务与运营成本。

二是建议进一步发挥文旅产业基金和引导基金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对旅游产业的长期投资。加强文旅产业基金的队伍建设,提升基金运营的专业度;完善地方文旅产业基金的考核机制,充分考虑文旅项目投资期限要求及对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正向效益;建立优质项目平台吸引社会资本。

三是建议建立旅游产业投融资市场监测与沟通的长效机制。与金融相关部门、财政部等部门建立工作机制,提高政策落地效率;建立与金融市场沟通的长效机制,加强政策沟通与解读,完善对旅游产业投融资市场的预期管理。

责编丨丁开艳

校对丨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