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今后这样办→(黑龙江旅游发展)

更新时间:2023-10-18 08:51:27

日前,《黑龙江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出炉,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规划了我省旅游业发展定位,将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引领地、全国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中国一流的生态康养及自驾和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我省初步融入东北地区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旅游产品供给、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旅游产业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旅游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构建“三纵一横”旅游通道

东纵通道

北起抚远,经同江、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至牡丹江。以鹤大高速为纽带,以抚远东极机场、建三江湿地机场、佳木斯东郊机场、鸡西兴凯湖机场、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绥芬河东宁机场为支撑,形成以边境风光、界江界湖等为核心吸引的特色旅游产业走廊。

中纵通道

北起黑河,经伊春、绥化至哈尔滨。支持伊春等建设成为特色旅游消费城市,以哈大高铁为纽带,以黑河瑷珲机场、伊春林都机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为支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旅游产业走廊。

西纵通道

北起漠河,经加格达奇、齐齐哈尔至大庆。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纽带,以漠河古莲机场、加格达奇嘎仙机场、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大庆萨尔图机场为支撑,形成以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吸引的特色旅游产业走廊。

横向通道

东起绥芬河、东宁,经牡丹江、哈尔滨、大庆至齐齐哈尔。以绥满铁路、绥满高速为纽带,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大庆萨尔图机场、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绥芬河东宁机场为支撑,挖掘提升沿线资源品类品质、空间聚集度和城镇通达性,构建绥满旅游通道游憩网络空间格局,辐射带动沿线文旅产业升级,提升对东北亚和境外主要客源地的服务保障能力,形成以林海雪原、大美草原、文化遗产、工业旅游等为核心吸引的特色旅游产业走廊。

打造“三圈两带”旅游板块

我省规划打造“三圈两带”旅游板块。

冰雪旅游核心圈。哈尔滨—牡丹江—鸡西—七台河—伊春—黑河—大兴安岭—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哈尔滨。以哈尔滨为核心,联动黑龙江重点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等城市,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雪乡、林海雪原等冰雪旅游特色IP为核心,依托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有效衔接,提升多进出通道点对点直达能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谱系冰雪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提升“哈亚雪”“牡亚雪”黄金双线,依托“亚雪公路”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廊道,打造和提升“哈—亚—雪—镜”冰雪旅游度假带集聚水平和辐射功能。

草原森林旅游核心圈。哈尔滨—绥化—伊春—大兴安岭—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以草原、森林旅游产品为特色,以大兴安岭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伊春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综合开发为重点,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提升机场、铁路保障能力,提高旅游接待设施品质,打造全国生态价值转换示范样板。

湿地生态休闲核心圈。哈尔滨—伊春—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哈尔滨。依托湿地、界江、农业等生态资源,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支持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拓展自然康养、生态农业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提升湿地观光、科普研学、观鸟摄影等生态产品供给体系,提升智慧生态旅游首位度,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打造全国绿色旅游引领地、样板地。

沿江沿湖旅游带。支持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等开发界江界湖旅游产品,培育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邮轮旅游、健康养身、边境商贸、冰雪运动等特色旅游产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深度开发界江、界湖、湿地、冰雪等旅游资源。推进黑瞎子岛创建中俄国际合作示范区进程,推进嘉荫—萝北龙江三峡、黑河界江游、同江—抚远界江游、密山—虎林边境风情游等精品游船线路建设。

边境开放旅游带。即牡丹江—鸡西—双鸭山—佳木斯—鹤岗—伊春—黑河—大兴安岭。以“中国两极穿越”自驾线路为亮点,以边境游、跨境自驾游为特色,以“神州北极”、瑷珲历史陈列馆、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龙江三峡、“华夏东极”、虎头旅游景区、兴凯湖、镜泊湖等为特色旅游吸引物,贯通边境旅游风景道,构建集边境游、民俗游、界江游、湿地游、湖泊游为一体的G331国际自驾旅游廊道。

实施城市旅游更新工程 推出“微旅游”

我省规划,将加强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支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伊春市、黑河市等强化城市旅游休闲功能,加强旅游休闲城市建设,为城乡居民“微旅游”创造条件。

此外,加大消费惠民力度,鼓励景区淡季打折或免费开放。支持举办“冰雪季”“避暑季”等旅游消费惠民活动,统筹利用现有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政策,加大对景区门票、酒店、餐饮、演艺、购物等消费支出补贴力度。鼓励发行区域旅游年卡,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消费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