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日本的网吧(日本旅游 网吧)

更新时间:2023-08-03 22:28:58

日本的大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网吧是这几年急速发展的大众文化之一。网吧是休闲场所,它本身就是个文化快餐的存在。身在其中的消费者也成为文化快餐的一个元素。日本网吧有两个重要特色:一是漫画,二是咖啡。日本的网吧多叫“咖啡网吧”。

在东京池袋有一家名为DiCE的网吧,号称世界最大,新年之际记者去体验了一番。这里藏书18万册,多数是漫画,对于漫画迷来说是绝好的休闲过瘾的理想空间。一栋建筑物的二层到十层全是网吧,总面积3300多平方米。顺便说一下,池袋是东京的网吧竞争激烈的地区。

进入网吧,第一个感觉是真安静,柜台服务员说话也是细声细气的。第一次去需要出示驾驶证、保险证等身份证明。网吧24小时营业,也没有休息日。

网吧采用后结账的方式,也就是说自己决定离开时结账,这样可以随心所欲,想呆多久就呆多久,不想呆了就走人。收费是30分钟240日元,VIP和卡拉OK房间是一小时640日元。

早期的网吧是大家在一个大厅里使用电脑,近年日本的网吧已经从大众空间过渡到个人空间。

网吧有几样设计不同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个小房间大概一张床大小,我选择了黑色真皮“地板”,配有一张黑色真皮背靠椅的空间,环境十分清洁。空间长两米,宽1.4米。桌上有电脑、电视,全都插着耳机,数百人在一个大空间里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却是静悄悄的。周围的灯光十分朦胧,在白天可以体会夜晚的安宁。你感觉到自己与众人在一起,但又可以静静地享受一个人的世界。

网吧还有一个好处是在外买的食品可以带进去吃,而一般的咖啡店是不允许这样做的。网吧出入自由,中途外出后,再回来也行。网吧里淋浴设施齐全。上班族加班晚了,错过末班车,在这儿住一个晚上也挺方便的。

网吧的个性越来越丰富。以前网吧总给人一种男人世界的感觉,现在女性也多起来了,甚至成为情侣约会的场所。网吧与时俱进设置了女性专用空间,单间里放个化妆盒、化妆镜以及美容器、彩色靠垫等。鹿儿岛的一家温泉设施里设有网吧,泡过温泉之后可在网吧休息娱乐。

日本网吧的重要特色是漫画多,DiCE的网吧里杂志报纸也多,不亚于图书馆。书报杂志都可以拿到自己的小空间里慢慢阅读。网吧还设有复印机、打印机,可投币使用。在报刊处看到,男女老幼都有,网吧俨然是个小社会了。

网吧免费提供各种冰淇淋以及咖啡、茶等饮料,有100种饮料可供选择,饮料自动贩卖机都改造成免费取用的。有些女孩特别喜欢冰淇淋,就在那儿尽情享用。在取冰淇淋处,见到几位女大学生,她们相约到网吧唱卡拉OK,这里又能看漫画,又能唱歌,价格又相对便宜。

网吧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广濑铃主演的电视剧《anone》1月10日在日本电视台播放。说的是一位19岁的少女失去了亲人,被社会遗弃,在网吧生活。不知道挣钱方法、找不到生存方式的少女,在遇到一位年长女性之后展开了新的故事。两人策划一项“欺骗社会”的冲击性计划。在网吧这样一个特殊的生存空间里,少女领悟“生存的意义”以及“在生存的基础上什么才是重要的”。

近年日本“一人消费方式”盛行,胶囊旅馆、单人卡拉OK、单人烧烤店、单人旅游等商业模式方兴未艾。现代人的心理特点是既怕孤独,又希望享受自由。网吧的个人空间的人气也是适应了这一趋势——可以在大众空间里享受个人的世界。

多年前,网吧成为一些没有居所的人的栖身地,世间对网吧的印象并不好,把它看成是游手好闲者的集散地。

有些网吧曾经提供“住民票登录”(相当于户口证明)、代收邮件包裹的服务,也是说网吧成为临时的“家”,你可以把网吧所在地登录为家的地址。有些找工作的人长期住在网吧,长的甚至达到一年。他们与网吧的店员成了好朋友,因为店员对他们来说就像是房东一样。但是由于各色人等都集中网吧,使得网吧里发生偷盗等犯罪行为。东京都于2010年制定了《网吧规制条例》,规定没有家庭地址的人无法使用网吧。

可以说网吧在一定程度上尽到了保护弱者的社会责任。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后,不少灾民到网吧避难,长期住在网吧。网吧还发起了为地震灾民募捐活动,对灾民的照顾受到社会好评。

媒体曾造出“网吧难民”这一词,遭到网吧业界的集体抗议,认为是侮辱了“我们尊敬的顾客”,这也使得钟情网吧的人更视网吧为精神家园了。(黄文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