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了解萧山三泉王村?一起来探索这个美丽的乡村旅游景点吧!(上)

更新时间:2023-06-05 12:39:23

三泉王村—— 一个道听途说而来的旅游景点

(钰林 摄影)

前几天,都市快报刊登了一篇报道,介绍萧山三泉王村幼儿园三十几年前的小朋友,专程回村与当年的老师见面的动人故事。这则报道让我想起了我们二年前曾到访过这个美丽乡村,于是找出当时写的资料,回顾一下当年我们访问三泉王村的情景。

​二年前的7月4日,星期六,我们一行四人,同学兼战友钰林、大桩和钰林高中同学少鑫相约一起冒雨游览了萧山所前镇三泉王村。这次出游其实源自6月13日我们四人在萧山进化镇欢潭村的游览。记得那天我们在游欢潭村时,偶遇两位游客,他们边参观边嘀咕,称欢潭村不如自己的村庄。最主要的一点是嫌欢潭村的没有什么古树,其实在欢潭村的村口就有一个樟园的景点,拥有好几棵树龄达几百年的樟树。他们还一边游老街,一边评论说欢潭村的新农村建设不如自己所在的村庄。我们很好奇,问他们来自萧山哪一个村庄,他们用浓重的萧山话告诉我们,他们来自一个叫做“三泉王”的村庄,我们听了几遍也没有听懂其确切的村庄名字。重复了几遍才知道这个村庄叫做“三泉王村”,真是一个古怪的村名,不知为啥叫这个名字。

这两个游客十分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三泉王村的情况,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去这个陌生的三泉王村游览,还一再说他们村是省级示范景区村庄。中午午餐的时候,很凑巧在饭店又遇见他们,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去他们村的交通,我只记住了412路,412这个数字倒是很容易记,因为中学时学过历史,1927年的4月12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回来以后,我在电脑上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查了相关资料,发现所前镇的三泉王村确实是一个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村庄,当然也有很深的历史底蕴,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新村庄。

于是,我们筹划来一次三泉王村之行,虽说这一段时间是梅雨季节,每天雨下个不停​,但雨水阻挡不了我们前去探访的步伐。由于在欢潭村游览时我们就已有去三泉王村的共识,所以很快我们就做出了在7月4日前去游览的决定。

根据前几次出游的经验,我们总是选择地铁出行,一来交通便捷,二来便于在地铁站里会合。查了交通资料,到三泉王村最好的路线是这样:地铁出行,换乘五号线地铁往姑娘桥方向,在育才北路站下车A出口出站,在大润发超市站转乘412路公交车,需要乘26个站点,大约50分钟,在终点站山里王村站的前一个站“三泉王村”下车即可。路线是不是很方便,也很容易记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按照这个路线前往参观,保你满意。

出游的前一天大雨滂沱,全夜下个不停,我到有点担心这次出行是否能成。好在我们几个都不在意下雨,没有人提出改期或打退堂鼓。

7月4日清晨5点半,我坐上75路公交在张家园站​换乘338路在善贤村下车,转乘五号线地铁,6点整达到地铁站,只见地铁站里停着一辆地铁,大门敞开,车厢里没有人,我有点纳闷为什么车子一直停着不动,过了几分钟上来几个乘客,足足等了15分钟,列车才启动,可能这是从善贤村出发的头班车。大概行驶了45分钟,地铁抵达育才北路站,刚下车就遇见钰林和大桩,原来他们也是乘坐这趟车来的,只是在车上没有碰到。少鑫在打铁关上车,来得稍晚一点。7点过一点,我们顺利会合走出地铁站,迎面就见到大润发超市的大招牌,很快找到了412路的站牌,坐上汽车一路向所前镇方向进发。顺便提一下,到三泉王村还可以坐747路,可能是在杭州南站附近上车,但有时候寻找公交车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雨还在下着,看着窗外的景色​,萧山的面貌真的是日新月异,马路两旁都是高楼大厦,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经过美丽乡村建设涌现了一批很不错的景点,真的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带动了各地的旅游。如果没有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几个也是不会到这个三泉王村去的。

大概8点多一点,我们抵达三泉王村,进了村庄​我看见一处建筑挂着三泉王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招牌,门口还停着一辆观光游览车,我提议先到这个地方问一下情况。于是我们进了大楼,向工作人员打听三泉王村的情况,他们热情地给我们提供了两本资料,一本是“香雪李花 养生三泉”的介绍,一本是游览图,资料介绍很详实。我试探着问能不能乘坐村里的游览车前去观光,一位回答没有车子钥匙,另一位劝我们还是步行观光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于是,我们迈开自己的腿,撑着雨伞走进雨中,经过整修的村庄道路比较平坦,没有坑坑洼洼。我们简单看了看导游图就去游览了。

这里先把“三泉王村”的简况介绍一下:

三泉王村,位于萧山所前镇南部青化山麓,东隔山丘为三里王村,南翻衙门岭为进化镇诸坞​村,西隔石板山为临浦镇华家村,北与来娘线相连。

​ 据王氏宗谱记载,南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兵部郎中王道立,因目击政局动荡,“拜疏乞归”,慕青化峰山川秀丽,遂自余姚西迁山阴县天乐乡永义里(即现址)肇基发族,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延至王姓第9世王永康,在村中披荆斩棘寻找水源,找到了“虎泉”、“小泉井(亦称牛泉)”、“大泉井(亦称龙泉)”三处清泉,故改村名为“三泉王”。三泉王村青山环抱,果木葱茏,风景秀丽。每年3、4月,500余亩李花竞相开放,洁白优雅的李花遍布山头,构成一幅“南国香雪”的奇特景观,美不胜收,前来观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不仅如此,通过富硒土培育出的李子味道鲜美,每到6月下旬丰收季,满山李子盘枝顶,村里一派丰收盛况。此外,茶叶、樱桃、杨梅、蓝莓、柿子、板栗和司机茶果都能在这片自然山水宝地中找到“藏身之处”。

​该村拥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有省级文保单位葛云飞墓;有建于晋朝年间的黄湾慧悟寺;有王氏家谱、家风家训........... 香雪李花,养生三泉,就像三泉王的村歌所唱,乡村振兴,如春风,吹开李花显繁荣​,唤醒古泉如诗如画,接千年村庄文化,应百年奋斗目标。三泉王村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示范区建设事业,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同心同力,持续作为。在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鼓舞下三泉王村将集文创研学、民宿茶吧、康体养生、乡村养老、户外休闲于一体的示范景区村庄。

图为三泉王村的文字介绍 。“三泉王村”即为“三泉:虎泉、龙泉、牛泉”和“一王: 王道立及其后裔”的村庄。


图为到三泉王村的两趟公交车站牌


图为三泉王村党群服务中心

图为三泉王村的祖先王道立的雕像


三泉王村有什么看点,村名叫做三泉王,自然村中有三泉。我在游览三泉王村后曾总结了该村的旅游景点:““三泉王村的精髓是三泉:虎泉、龙泉和牛泉;一树:一棵寿命长达千年的老樟树,还有几棵高龄的樟树;一王: 王道立及其后裔”;一墓:民族英雄葛云飞的墓。”

所以,我们首先先去欣赏一下三泉王村的“三泉”:虎泉、龙泉和牛泉。

三泉王村的三泉虎泉、龙泉和牛泉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三个泉分布在村子的几个地方,以便于村民汲​水和日常生活。当然,现在的泉井更像是一个旅游景点。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虎泉,因为千年古樟树的山下就是虎泉所在的位置。从千年古樟所在的小山头上下来,雨仍在起劲地下着,我们撑着雨伞寻找虎泉。山脚下并没有淙淙的清流,也没有见到清潭或水井,那虎泉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呢?

忽然间,我们发现不远处的平地上,用碎石铺就的一块平地上有一组雕塑(见下面的图),一只白色的老虎卧在地上,抬头望着前方,有一个古装打扮的老者担着水桶在那里取水​,此雕塑的人物不知是不是王姓祖先荣贵公。虎泉取水处并没有传统的水井或水潭,那里设有一个比较先进的手摇水泵。用手使劲地压,清冽甘甜的水就会从水龙头里汩汩地出来,这种手摇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应用广泛,记得那时我在宁波,整个宁波市还没有自来水,居民用水除了天水外还需要到公共井台上取,使用的就是这种手摇水泵。

手摇泵水龙头的下方是一个石头制成的水槽,便于村民接水和洗涤。虎泉就是这样一个布局,这组虎泉雕塑可谓是还原了当年的日常生活场景。我们在虎泉雕塑前拍摄了几张照片,一边用手按手摇泵,等待清水从龙头里流出,再按下按钮。这样拍摄的照片就有一点灵气和动感。 我们在虎泉上逗留许久,每个人都尝试着用久违的手摇泵汲水,回忆逝去的时光​。

根据三泉王村提供的资料,我介绍一下虎泉:

据王氏家谱记载,九世祖永康公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大桃山下迁居到三面环山的虎头山下居住,发现屋边一处虎涎清水​,涌流不绝。为此立井,亦称“虎泉”。至今已有近600年,一直保留迄今。

虎泉水质清澈透亮、甘甜醇美、冬暖夏凉、长流不息,无分雨旱。传说人饮之则虎虎生威,财福亨通。关于虎泉还有一个饶有兴味的民间传说。

相传,明朝末年​,绍兴张员外家儿子有病,久治不愈,用药不灵,很是烦恼。一天有个道士路过员外家,了解情况后,就对员外说:“不是药不灵,而是熬药的水不对。”员外求教:“得用什么水呢?”道士说:“得用虎泉水。虎山坡上有一棵千年古樟树,古樟下面的泉就是虎泉。”用虎泉水熬药,没过几日,员外家儿子的病就好了。此事传开后,古樟和虎泉成了“神木”和“仙水”,成了保佑人畜平安的守护神、吉祥物,远近闻名,一直以来为人所崇拜。据说绕着古樟走一圈,喝上一口虎泉水,你所许的愿望都能实现,并且会得到好运,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图为虎泉全景

图为虎泉的墙雕

四人在虎泉留影

冒着滂沱大雨游龙泉​

​ 游览完虎泉,我们冒雨从虎泉向村中央的龙泉走去,与越下越大,路上积水较多,我们的鞋子都湿了。一路走,一路看,游兴倒也不减,走到一处长廊前,为了避避大雨我们走进长廊。钰林身体好,健步如飞,在雨中仍昂首前行,先行到龙泉樟树下去拍摄照片。

我在长廊里望着眼前的龙泉,但见一条长长的​龙卧在一方大约有数百平方米的水池上。池中的喷嘴正喷着水,水花思议,龙泉很像是城市里的景观喷水池。远远看去,好像龙嘴中吐出白白的水雾,飘飘欲飞。大雨的水打在水池的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此情此景很是美丽,就像是仙境一般。

据三泉王村提供的资料介绍:“龙泉位于山水所前青化山下,始称“青龙伏流”,泉水四季连绵不绝、久旱不竭、久涝不溢、清澈见底,炎炎夏日晾以沁齿,寒冬腊月热气蒸腾,水质清冽甘爽,煮茶用杯不锈,酿酒醇香浓郁。井水视之似琼浆,饮之如甘露。 据三泉王氏家谱记载:本九世祖​,永康公太学生,生而奇颖,在名宣德年间,少壮科举十年不得志,叹白首隐其山,奋发开疆辟土。传说永康公开疆辟土至冬时,经一仙人指点,连得一池一井:池为泉池,井为龙井。泉、井​四季不干涸,至今已有500多年矣。 三泉王村村民皆饮龙泉之水​,500年来人才辈出,有进士、文元、文魁、举人、贡生、武生、太学生、本科生数百名,盖印地灵人杰、钟灵毓秀也。‘五色祥云龙甲第,三多景福集门闾。' ”​

​ 雨渐渐小了,我们走出长廊在横跨水池​的小桥上观景、摄影并照相留念。 在龙泉水池的​不远处有一口水井,确切的说是一口水潭,就像是在欢潭村看到的水潭,只是略小。水潭中的水非常清,今天我们亲眼所见在下大雨的情况下,潭中的水一点也不浑浊,真的是清澈见底。据说这口井四季不会干涸,水质清冽甘甜,是村民的饮用水来源。静的四周都用石头砌成,石壁上生长着绿色的植物。

我们围着龙井看了很久,想在井边拍一张合影,但下雨天几乎没有人走过来。正在这时,一位大约50岁的中年妇女戴着一顶非常大的斗笠,手中拿着药洗涤的物品前来池边洗刷。我们排好队形,钰林请妇女给我们按一下按钮。这个妇女可能从来不玩手机,连连摆手,脸上露出些许羞涩的神态,很是可爱。钰林对好镜头,耐心地教她如何操作。妇女抖索着举起手机,动作有点僵硬笨拙,毕竟是第一次为人家拍照。

我们和颜悦色地与她进行交流,夸她头上的这顶大斗笠很美观又很实用,夸得她哈哈大笑。拍完照她去池畔洗涤,我发现这个镜头的意境很不错,于是用手机拍下照片,哪知道后面的钰林又为我记录下这个瞬间。等妇女洗好东西,​我们问她借来大斗笠作为道具,四人分别在龙井前拍下一张戴着斗笠的照片。这个时候,雨势慢慢小了,我们也完成了在龙泉的游览,向下一个泉井——牛泉走去。

图为龙泉的文字说明

图为龙泉全貌

图为可以媲美欢潭的龙井

多么清澈的井水

我们四人在龙井前合影,这是洗东西的妇女为我们拍摄的,是她生平亲手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三泉龙井的文字说明石碑

牛泉

雨渐渐停了,离开龙泉我们缓步向村庄的西南方向走去,那里还有一个牛泉。牛泉这个景点很精致,小桥流水,有亭子,有石碑​,有牛的雕塑,还有惟妙惟肖的牧童雕塑,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意境很美。以前,这样的场景可以在农村看到,现在己经看不到了。

牛泉,古称“小泉井”​,据史料记载,始祖道立公仰慕青化山山川秀美,伏流暗涌,风水自成一脉,遂定居于斯。至九世祖永康公于明朝景泰年间(公元454年)发现该泉深二丈余,清澈甘甜,便立井设碑于此。因井位于牛山脚下,后人又将其称曰“牛泉”,距今已有560余年,一直保存至今。

我们在牛泉逗留良久,在牧童放牛雕塑前摄影,然后结束了今天在三泉王村村中的观光​,村外还有一处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葛云飞墓葬没有参观。于是,我们沿着村道向村外走去。

图为牛泉井前的桥“犇桥”


牧童在牛背上吹笛

乡村牧歌

大桩在牛泉


在牛泉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