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颐和路的游玩攻略(南京冬天旅游攻略)

更新时间:2023-05-16 03:47:33

当看到这篇推送时,大家应该想到,该去颐和路一趟的时候到了!

是的,这两天网上好多消息都在说,南京颐和路上的蔷薇花已经开放,最佳观赏期也即将到来。

南京人一年一度的“颐和路蔷薇之约”,也要来了!

南京的芳菲四月天里,蔷薇绝对称得上是“顶流”,而颐和路上的蔷薇花则是顶流中顶流,有很多人,一年当中最期待的就是颐和路蔷薇的盛开。

不过也难怪,谁也没想到,民国建筑和蔷薇花的组合,能掀起如此令人尖叫的视觉效果,也只有看到颐和路蔷薇,你才会觉得没有浪费春天的大好时光。

当粉色蔷薇,从深院高墙、洋房坡顶、曲折小巷中伸展出来,复古风情拉满的同时,还交织出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谁看到谁都会一秒爱上。

*蔷薇打卡地图

不过虽说是“颐和路蔷薇花”,但事实上南京的颐和路上是没有蔷薇的。“颐和路蔷薇花”中的颐和路,指的是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而蔷薇花则位于街区中的天竺路和普陀路上。

从4号线云南路地铁站5A口出来,导航至琅琊路小学(灵隐路校区)东门,以此为原点,沿着天竺路漫步,才算是真正的走“花路”。

在盛放期,成片的蔷薇簇拥着黑金路灯、白墙青瓦,粉色花海如瀑布般倾斜而下。

阵阵微风拂起,花朵肆意摇曳,与空气中氤氲升腾的淡雅花香撞个满怀,这场景如梦如幻。

关键这里不止蔷薇花,在一簇簇粉色花海中,芬芳可爱的木香花穿插其间,也为颐和路的春天,增添了更多色调和内容。

眼下,也是木香花的盛放期,南京颐和路民国历史风貌区的琅琊路、莫干路上的木香花正在盛放。

蔷薇花的花期是4月中下旬到9月,每个枝头的花朵会按次序开放,观赏期长得很。建议大家有条件的,可以避开前期的观赏/拍照高峰期,再去赏花。

在5月到9月的蔷薇花花期中,也是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最美的时期。不过认真来讲,颐和路没有最美时期,因为她一年四季都很美。

6月一到,南京的夏天就来了,颐和路的夏天,都是梧桐树的天下。

要说南京夏天最美的梧桐大道在哪,一千个南京人会有一千个说法,但颐和路永远占据前排。不同于陵园路栽种的行道树大多为枫杨,颐和路的梧桐仅占一小段,并且都集中在颐和路上。

夏天时,走在郁郁葱葱的颐和路上,仿佛穿越到民国的文艺电影里,青瓦黄墙、洋房坡顶、遮天梧桐、蔽日枫杨,错综交杂间又自有规章,南京最美的民国脉络就此铺开。

夏天在颐和路上漫步,除了能感受梧桐的静、枫杨的美、民国的文艺,还能体会到在南京少有的惬意清凉,这时你才发现,原来南京的炎炎夏日,也有如此静谧的一面。

走过日均温度都在40°的7、8月,进入初秋的9月,颐和路上的颜色便开始增多,由夏季的全是绿色,变成开始有绿、有黄、有红,还有灰。

从9月到11月,时间老人在颐和路里,就像一个画家,一点一点将这里画成五彩斑斓的童话围城。

秋天时,走在颐和路上,你会发现,原来这成片的青砖黄墙洋房坡顶,不仅仅和绿色很搭,和深秋也是绝佳cp。不管大自然在这里刷上什么颜色,她都可以很美。

梧桐变成好看的焦糖色,银杏金黄,红叶黄叶飘满路,踩上去嘎吱嘎吱....待到深秋,颐和路再次迎来年内的第N次颜值巅峰。

时间来到冬季。在冬季普通日子里,梧桐叶、银杏树落光的颐和路,和春夏秋季相比,显得有点平庸和单调。

可是一旦下雪,颐和路仿佛时空穿越一般,不见金陵帝王气,而是回到那旧日的民国时期,真是:忽如一夜金陵雪,民国旧梦潜风来。

在大雪的加持下,只需简单挂上红色灯笼,即便没几户人家,颐和路的年味也是很浓很浓的。

所以,南京的颐和路,不仅仅只有蔷薇花开时才美,她是一年四季都美。除了四季美景外,颐和路里,还有不少值得打卡的景点。

作为国内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内虽然民国建筑众多,并且被多条道路分割成大大小小13个片区,但其中由11个片区是不对外开放的。

目前,经过重新修葺后,正式对外开放的只有第11街区和第12街区。其中,位于宁海路与江苏路相交三角地带的第十二片区,占地2万平米左右,拥有民国别墅26幢,2013年正式对公众开放。

修缮后的第十二街区,在继续保持“文雅”基调的同时,成功避免了过度商业化和市井化。街区内整体体氛围安静、院落内部精致、活动体验优雅,新旧过渡自然,但依然保留着往日的烟火气息。

十二街区集展览、休闲、旅游、度假、住宿、餐饮为一体,内部业态有会议中心、文化展览、咖啡厅、米其林西餐厅和民国特色中餐厅等,涵盖了民国服饰、饮食文化、昆曲和教育书籍。

颐和公馆中的小红房,是曾任国民政府联勤司令的黄仁霖寓所,自助餐最早就是他引进至中国的,也是他最先在国内推行集体婚礼。

我国第一次集体婚礼在当时励志社大礼堂(现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举行,有100多对新人参加,场面颇为壮观。他曾住的这所小洋楼,现在经过修缮后成为了文化馆,也叫艺风堂。

2021年底,位于宁海中学对面的颐和路第十一街区,经历三年多修缮后也正是开街。十一街区定位是时尚艺术片区,内部包括5幢文物建筑、2幢风貌建筑和一些辅助用房,占地总面积6260平方米。

和十二街区相比,十一街区虽说面积小了很多,但却比十二街区时尚、新潮很多。

小小的6000多平占地面积里,不但有咖啡馆、高端餐饮,还有艺术中心、开放性的文化艺术空间、网红打卡点,还包括多处名人故居。

十一街区内,宁海路48-1号民国建筑原为李尤龙夫妇故居,建于1936年。建筑青砖墙面,有着八边形露台,院门内侧还有石头门楼,门楼上“退园”二字清晰可见。

石头门楼

修缮后的李尤龙夫妇故居


宁海路52-2号建筑原为中国炸药工业开拓者吴钦烈的旧居,该处建筑共有西式风格主楼、平房各一幢。修缮完成后,宁海路52-2号恢复了原有铁艺露台和红砖外墙,重现原建筑雅致风采。

与此同时,街区还引入了品质餐饮业态,既是第十一街区的重要商业功能补充,游客也可体验中西合璧的美食文化、品味颐和路风情。

而十一街区入口处的这处民国建筑将军馆,据说曾先后居住过63位戎马一生、功勋卓越的共和国将军。

颐和路朝北一直走到尽头,能看到一栋被梧桐树围起来的四层建筑,这就是颐和书馆。

这座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4层洋房,最初建成后,曾是工务局颐和路地区管理所,日本侵占南京后,此建筑曾作为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为南京市特别市第六区区公所,解放初期为第六区人民政府,后该处为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南京市文联办公室等。

如今被改造成了先锋书店的第十家分店——先锋颐和书馆。

走进书店,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沉淀感,前区多为书店的周边和伴手礼,还有一个咖啡吧。木色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整个区域成环形,落地窗边全是阅读区域 。

窗外车水马龙,店内安静惬意,颇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

逛完颐和路第十一、第十二街区后,还有“西桥”这个紫峰大厦网红机位可以逛,它就在宁海中学北门,走几步就能到。

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试着爬到从位于江苏路上的世贸中心大厦的楼顶,从这个角度可以拍摄到颐和路公馆的全貌,做成移轴的效果,仿佛模型一般。

颐和路历史文化片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核心区,北到江苏路、东至宁海路、南抵北京西路、西至西康路,分为13个片区,占地约35公顷。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位图

其中,颐和路是这一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中心道路,它呈西南至东北走向,长度不足1公里,西南自西康路江苏省政府起,东北到江苏路,在宁海路环岛处与山西路对接。

颐和路的道路名是在1931年命名的(民国《首都计划》),借自北京“颐和园”,有保养、祥和之义。

那为何叫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呢?原来,根据民国首都计划,以颐和路为中轴线,周边35公顷范围内都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初时,划为第一住宅区。

颐和路两侧栽植着繁茂的梧桐树,则是由当时东南大学教授常家惠奉命从巴黎郊野购回的。据悉,当时,能在颐和路两边建造民国别墅的,身份都非同一般,基本上都是民国高级官员的家。

颐和路旧貌图

由于全部建筑均由当时海外学成归来的年轻建筑师设计,因而完全没有任何“风水”考虑。所以大家在看到颐和路内部道路时,会觉得规划得很随意和杂乱,这可能是刻意为之。


现如今,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散落着225个近现代院落建筑,大多是中西合璧式的二层楼房,建筑密度较低,街区绿化良好,没有店铺,保持着宁静的住宅区气氛。

仅35公顷的颐和路片区,曾有63位共和国将军居住于此,222处名人故居,浓缩了中国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蒋纬国、阎锡山等家喻户晓的民国要员都曾在这条街道上生活过。

除民国公馆外,周边还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葡萄牙、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的驻华大使馆旧址。

其建筑流派中西融合、参酌古今、造型多样被誉为民国建筑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民国时期的颐和路有多美?作家张守仁曾这样称赞道:

“即使是法国巴黎豪华、漂亮、气宇轩昂的香榭丽舍大街,也不能和我心中的颐和路相比。”

——作家张守仁

作家冰心则曾说:“我的朋友们,都住在颐和路一带,早起就开始了颐和路的巡礼,为着访友,为着吃饭,这颐和路一天要走七八遭。我曾笑对朋友说,将来要翻修颐和路的时候,我要付相当的修理费的,因为我走得太多了。”

可见当时,名人们对南京颐和路这个民国第一住宅区,那是相当喜爱和推崇的。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这句话简明扼要的点明了颐和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南京的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处非常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地方。虽然一直不温不火,但这里除了蔷薇花外,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供大家挖掘和欣赏,大家在赏花的同时,也可以在这里多走走、多看看,好好认识一下,这个低调的“民国最美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