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42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导航(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要素景点)

更新时间:2022-04-01 15:02:12


线路2:先到杨家园、英华书院再倒回八卦楼


杨家园老照片

杨家园

4.杨家园

杨家园位于安海路4号,原是菲律宾华侨杨知母兄弟的别墅,杨氏兄弟是龙溪人,在马尼拉经营五金公司发了,看到鼓浪屿房地产蓬勃兴起,于1913年也回来盖了这一连三个大门楼的四栋别墅。最气派、最有代表性的是门牌列鼓新路27号的这栋“忠权楼”,据说杨家企业最大的功臣是杨家老二杨知纲的儿子杨忠权,杨知纲很早就过世了,杨忠权跟随大伯到菲律宾谋生,杨忠权头脑灵活,很会做生意,杨家的五金公司都由他打理,但是英年早逝,1932年就去世了,墓地就在鼓浪屿,1976年杨忠权的孙子回来迁坟到菲律宾。

5.“蒙学堂”旧址(英华书院)

杨家园安海路一带清末时期叫“田仔尾”,从“鼓浪屿申遗网”上查询的资料看,安海路6号是“蒙学堂”旧址,而《鼓浪屿故人与往事》一书写到安海路6号是“英华书院”旧址,我不知道这两家学校是什么关系?或有何缘份?我把我查看到的资料与大家聊一聊,敬请熟知这段历史的读者留言指教!

怀德幼稚园

“鼓浪屿申遗网”说:安海路6号原是钢琴家殷承宗祖父的私宅,1908-1911年借给教会办学,是“蒙学堂”的第二校址。

《鼓浪屿史话》一书说:1898年2月英国牧师韦玉顺的夫人韦爱莉在鼓新路35号牧师楼创办福建第一家幼儿园--“怀德幼稚园”,1909年迁往安海路6号,改名“蒙学堂”,就是现在的“日光幼儿园”。1911年安海路6号被菲律宾华侨吴添丁买下,“蒙学堂”搬入“怀仁女中”。

吴添丁阁

《鼓浪屿故人与往事》一书说:安海路6号有楼名“吴添丁阁”,后侧一栋为英商德记洋行产业,周围荔枝成林,故名“荔枝宅”,1898年英国牧师“山雅各”(Rve. James Sadler)在这里创办“英华书院”。1901年从鸡山路搬到安海路。

片仔癀博物馆在原来的英华书院

百年名校的厦门二中是由“英华书院”、“怀仁女中”、“毓德女中”、“厦大校友中学”合并而成的。

网络上有文章说现在的安海路6号就是原“英华书院”,是厦门二中的前身。

以上的资料似乎让你明白,却又不懂。

我觉得聊到“英华书院”了,咱就再聊一下英华书院的“矮子洪”。我写游记时有个坏毛病,就是讲到某个点时,会再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或事,就会再插几句进来,闽南语叫“碎碎念”。

左二为英华书院第二任校长Henry

“矮子洪”真名叫洪显理(Henry J.P. Anderson),是英华书院第二任主理(校长),同时也是英文教师兼“英华足球队”教练,1932年还担任鼓浪屿工部局领袖董事,因个子矮小,鼓浪屿人背后都叫他“矮子洪”。洪显理是苏格兰贵族,作风我行我素,雷厉风行。喜欢他的人,对他心怀感激,讨厌他的人,说他横行霸道,是“凌驾于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走狗”。

英华书院的毕业证书

英华书院采用全英文教学,课本是英国的,教师大多为英国人,模仿英国高初级学制,类似于现在的大学预科班。当年,洪显理主政下的英华书院以“英文、足球、音乐”著称,是福建著名中学,名扬东南亚,现在的厦门二中仍然延续着这一优良传统。

1915年,英华书院扩建,有一“钉子户”拒绝按价出让土地,洪显理私下鼓动他的学生去扔石头、砖头瓦片,迫使“钉子户”把房屋卖给英华书院,此举给“矮子洪”找来不少骂名。

洪显理在担任鼓浪屿工部局领袖董事期间,大力推行卫生改良,要求按时收集垃圾粪便,重金惩罚不守规矩者,一年受罚人数达2000多人,又遭来鼓浪屿人的嫉恨,但从此鼓浪屿蚊蝇绝迹,瘟疫无踪,却又让人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黄省堂(右二站立者)是洪显理的学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鼓浪屿沦陷,洪显理第一个被日本人抓进了集中营,平时养尊处优的“矮子洪”哪里经得起日本人的折腾,没两天就死了。后来是他的学生黄省堂和王世佺冒着生命危险把他的尸体从集中营偷出来,安葬在黄省堂家的墓地。后来英国军舰来厦门访问,才把遗体运回苏格兰安葬。

洪显理在鼓浪屿生活了37年,把命都丢在这里,有人怀念他,有人讨厌他,但他对于鼓浪屿的贡献是无法抹去的记忆。

下一站:八卦楼

标签: 英华书院   鼓浪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