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海南医疗旅游前景)

更新时间:2024-04-07 22:23:25


一、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 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 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 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二、医疗旅游的海南发展


海南目前没有一个独立纯粹和医疗机构合作发展医疗旅游的项目,有些本土旅行社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医疗旅游,目前只有一些旅行社独立开发的养生项目的运行,但成本较高价格都比较贵,导致项目发展不尽如人意。 海南医疗旅游前景不错,但基础太差,行业投入不足,起步比较难。海南的医院还比较专职于传统治病的医疗模式及过去医疗机构所担任的任务,并没有把旅游医疗当作自己一个发展方向,在养生保健医疗旅游方面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长蒋定之6日透露,海南将在海滨博鳌至琼海一带,建设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并在先行区内逐步放开对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的限制。 海南医学院院长、教授焦解歌认为,医院应该抽出部分医生参与中医康复保健工作,将这作为海南的医疗品牌专科来发展,发展医疗旅游。根据海南的特点及成为国际旅游岛一种特殊的需要,承担这方面更重要的责任。
一方面能增加收入,打好医疗保健品牌,另一方面更能促进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步伐。 一是海南具有极其充沛的土地资源,人口密度小,开发空间大,极具潜力。
二是海南具有一流人居环境。
三是海南热带海岛景观甲天下。
四是海南热带生物资源优质丰富。
五是海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利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冬季到海口、三亚猫冬度假,已在内地老年人群中形成一种热潮。来海南过冬的北方老人年龄大多在60-80岁,身体比较健康,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中的许多人来海南过冬已经成为习惯,而海南热带气候也能使老人们的常见疾病如哮喘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关节类疾病得到很好的康复。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南省委常委姜斯宪正式发布了海南将在博鳌乐城设立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消息。这是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后,国家再次出台又一战略举措支持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的通过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我国首家以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低碳生态社区和国际组织聚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开发区宣告成立。
根据介绍,先行区将依托当地生态资源,试点发展医疗、养老、科研等国际医疗旅游相关产业,。根据规划目标,先行区将重点引进国际先进医疗设施和医疗机构,用15-20年时间逐步打造成世界一流医疗养生胜地。在万泉河南岸以“保健养生”为核心,规划布局传统医疗中心、亚洲健康疗养中心、整形美容中心、老年健康养护中心和慢性病康复中心等五大功能中心。北岸以“医学治疗”为核心,将引进世界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产业研究基地。
为建设好“先行区”,国家给予9大优惠政策扶持。将享受包括加快医疗器械和药品进口注册审批、允许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等优惠政策,其中大部分政策突破了国家现行的管理规定,是特有的先行先试政策。
现在启动了“健康岛医疗健康与旅游信息项目”合作已经有了大批个人、集团、商家加盟,至今还在寻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