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十大旅游必去景点(旅游南京景点推荐)

更新时间:2023-04-15 06:22:16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2016年建成区面积1125.78km²,常住人口827万人,城镇人口678.14万人,城镇化率82%,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截至2016年,南京各类高等院校74所,其中111计划高校9所及学科25个,仅次于北京;两院院士81人、特聘专家87人,均居中国第三。

2017年11月26日,中国南京获得2020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举办权。

南京必玩景点有哪些呢?按景区等级和网红热度,晓桧儿为您盘点南京十大旅游景点:

一、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以夫子庙为核心、十里秦淮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集旅游观光、美食购物、科普教育、节庆文化等功能于一体,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也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内历史人文丰厚,夫子庙小吃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每年春节至元宵节间举行的夫子庙灯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吸引着无数友人赏灯,共度佳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

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法联合发行,南京秦淮河和巴黎塞纳河纪念邮票,表现两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两座城市的文明起源与文化特质,共同见证中法友谊。

主要景点:

夫子庙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夫子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位于南京城东南隅,南京夫子庙学宫东侧,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组成部分,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江南贡院始建于1168年(宋乾道四年),清同治年间,江南贡院达到鼎盛。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从此江南贡院便结束了它的使命。从贡院落成到晚清废除科举江南贡院为国家输送了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时期全国半数以上官员都出自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乌衣巷

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是中国最古老而著名的巷名,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

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住宅区,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挖掘、展示乌衣巷源远流长的历史,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故居纪念馆。历经千年的沧桑,如今的乌衣巷已不复昔日的繁华,没有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取而代之的是游人探访王谢华堂踪迹。

媚香楼

媚香楼又叫李香君故居或李香君楼,为纪念李香君而建。媚香楼坐落在南京市夫子庙钞库街38号,秦淮河畔来燕桥南端、是三进两院式宅院。媚香楼左牵文德桥,右携来燕桥,南望乌衣巷,北依夫子庙。全院尽现书法、绘画、楹联、篆刻、假山、塑像和园林小景、石刻砖雕、壁画挂灯等艺术精品,供游人观赏。

中华门

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是南京城的正南门,是南京城墙内城十三座城门中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的城堡式城门,中华门城堡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堡垒瓮城。

中华门位于南京城墙京城城墙正南,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唐都城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南门旧址,在明洪武二至八年(公元1369至1375年)扩建而成。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是南京老城城南交通咽喉所在。

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易名中华门,由蒋中正于双十节前夕所题。并在原聚宝门的东西两侧开辟中华门东门和中华门西门,同时满足南北双向的通行。

1957年, 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中华门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鹭洲

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城东南隅,是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 ,该园在明朝永乐年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天顺年间,在园内建有鹫峰寺,烟火鼎盛一时。至正德年间,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园林,取名为东园。该园成为园主与王世贞、吴承恩等许多著名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时,曾慕名到该园赏景钓鱼。

1951年结合秦淮河整治,浚湖堆山,广植花木,整修和新建了烟雨轩、话雨亭等园林建筑,园容初具规模,1976年建成开放。白鹭洲公园紧邻夫子庙闹市区,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犹如镶嵌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南京大明王府瞻园

瞻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是江南四大名园,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瞻园是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也是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一部分,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王府。瞻园叠经明、清、太平天国、民国与当代,和江南多数园林一样,沿革复杂,园貌历经变迁。

瞻园园虽不大,却颇具特色,是江南名园之一。瞻园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全园面积251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15500平方米。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

山、水、石是瞻园的主景,东瞻园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展区、水院、草坪区、古建区,西瞻园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静妙堂等景点。

主要景点:

扇亭

扇亭扇亭是王府的一大奇迹,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调建筑--铜亭,是最早的取暖设备。[3]

仙人峰

仙人峰仙人峰是南门后庭园中置立着一块玉立多姿的太湖石,仙人峰是瞻园名石的代表,瞻园的奇石还有缔云峰、友松石、步石、炸石等,为江南园林山石之珍品,有些还是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倚云峰

绮云峰倚云峰是一块突兀灵秀的太湖石,在花篮厅东南角的桂花丛中,和仙人峰齐名。

静妙堂

静妙堂静妙堂建于明代,为三开间附前廊的硬山建筑。檐口高3.82米,面积195.75平方米,室内以隔扇划厅为南北两鸳鸯厅。东西山墙均开小窗,南北皆为落地隔扇门。厅南建月台与坐栏,可观水池游鱼与南假山景色,为瞻园观景西瞻园全貌。

静妙堂是一座面临水池的鸳鸯厅,它将全园分成南北两大空间,并置有南北两大水池。南水池紧接静妙堂南沿,略呈葫芦形,靠近建筑一面大而南端收小。北水池,空间比较开阔,曲折而富变化。东临边廊,北濒石矶,西连石壁,南接草坪。在静妙堂西侧,有一泓清溪沟通了南北两大水池,使南北两个格调鲜明的空间有聚有分,相互联系。

南假山

南假山瞻园是著名的假山园,全园面积仅8亩,假山就占3.7亩。瞻园分为南假山和北假山两组,全是假山堆叠而成,但堆造之精,面积之大,确是巧夺天工。

南假山的假山上伸下缩,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钳住水面。进入假山内还可看到暗处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蚀景观,悬坠了几块钟乳石,造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观。山上的植物让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机,水池东北各有古树两株,栽种于明代,已饱经600年风霜,紫藤盘根错节,女贞翠绿丰满。另有牡丹、樱花、红枫等点缀其间,衬托了南石山秀丽多姿的特色。

北假山

北假山系明代园林遗存,由体态各异的太湖石堆砌成。临水面壁,纵深山谷,谷上旱桥,桥长1.4米,宽1.18米。北假山坐落在北部空间的西面和北端,是全园的制高点。西为土山,北为石山。两面环山,东抱曲廊,夹水池于山前。山中还有著名的普静泉,水面清澈澄静,宛若明镜。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紧贴水面的石平桥,沟通了东西游览路线。石山体积虽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

西假山

西假山从北逶迤向南,横贯瞻园西边缘,达南假山西侧。西假山以土为主,仅临池一侧用湖石驳岸。

水院

水院的中心为二开间歇山顶二层楼的一览阁。阁匾额系张爱萍书写,坐北朝南,面积78平方米,居园最高处,登临可远眺近览,全园尽收眼底。

草坪区

草坪区以375平方米的草坪为中心,地面铺爬根草,周围布置太湖石,配植花木,并点缀着各式花卉。草坪北为一高出地面1.35米小亭,其飞檐翘角似鸟翼,名翼然亭,额为启功手迹。

籁爽风清堂

籁爽风清堂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附前后卷棚式。檐高3.91米,面积112平方米,"籁爽风清堂"匾额为沙孟海书。西侧与花篮厅连接,东部为一览楼,南部为小院。一览楼二层,面积104平方米,楼上北侧有一梁台,与翼然亭相对,楼下南侧为落地长隔扇,一览楼是瞻园最高建筑,登临楼阁,园中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簌爽风清堂南面小院面积200平方米,鹅卵石组成"花阶铺地"图案,院东侧有"迎翠轩",轩名为赵朴初书写,面积53.75平方米。

虎字碑

虎字碑瞻园的观鱼亭入口处右边墙壁上有一巨形草书"虎"字碑,是王府中珍存着镇宅之宝,堪称"百年古碑,天下第一"。这块碑宽约两尺,高一米半。碑上的虎字乃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似虎,形也似虎,犹如一只猛虎在咆哮。

这虎字里暗藏玄机,虎字里藏有四个字:富甲天下。细观此"虎"字,一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仰天长啸,人称其为"天下第一虎"。

虎字碑是民国时期担任汪伪南京政府考试院院长的江亢虎题写的。江亢虎是中国社会党首领,民国时期的著名文人,文采斐然,思想曾一度激进。江亢虎一直附庸风雅,常刻碑题词。"总统府"煦园内有一碑亭,内有一块汉白玉石碑。石碑正面刻有唐张继的《枫桥夜泊》。碑的背面有清末学者俞樾考证该诗的碑文。此碑就是当年江亢虎任汪伪政府考试院院长时为讨好日本侵略者,仿照苏州寒山寺碑复制的。

民间传说摸摸瞻园的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虎谐音福,实乃威武镇邪之灵物。

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进门正中是一尊洪秀全半身铜像,院中两边排列着当年太平天国用过的大炮20门。二进大厅上"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与"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为郭沫若题写。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馆园合璧的博物馆,东侧是五进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为展区部分,西侧即是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是中国惟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

主要陈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玺、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宝剑、石槽等数百件,先后征集到太平天国高级将领的官服"团龙马褂"、太平天国印制的《钦定士阶条例》、《钦定军次实录》、《钦定英杰归真》原刻本等一批稀世珍品,真切、详尽而全面地反映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的始末。收藏有太平天国文物2800余件,,其中有42件一级文物;各类文物及遗址、遗迹照片10000余张;清方原始档案、函札资料2000余卷宗;有关太平天国史图书6000余册;并已整理出版太平天国资料书籍30多部700余万字。

三、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遗址公园中保护性展示了大报恩寺遗址中的千年地宫和珍贵画廊,以及从地宫中出土的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世界级国宝,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

遗址公园中备受瞩目的琉璃宝塔并未按照历史原样复建,而是以轻质钢架玻璃保护塔的形式重现,在完整保护遗址的前提下赋予其象征意义与内涵,留给每个人对于这已逝的宏构和盛景无限的想象。

整个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14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核心区,包括遗址保护区、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大报恩塔等,将供奉感应舍利,展示地宫出土的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千年国宝,保护性展示千年地宫、画廊等大报恩寺遗址。

2008年,从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震惊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级文物与圣物,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2011年,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2年,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整体景区包括九大景观,即千年佛光、遗址奇观、舍利地宫、大报恩塔、圣迹博览、实景演出、江南首寺、报恩讲坛、明街明风等。(简要举例介绍)

大报恩塔

报恩新塔位于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原址之上,既传承历史记忆又起到保护地宫的作用。为避免对遗址的扰动,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上方,地梁落脚点位于整个塔基遗址的外侧,形成"覆钵型"新的地宫,在原有地宫遗址上营造新的圣物奉安与瞻礼空间。

基于文物保护最小干扰与可识别原则,新塔不允许采用古塔复原形式,新塔采用先进的钢结构和超白玻璃等轻质材料。夜晚大报恩塔利用智能控制LED及远射投影,再现梦幻般的琉璃佛光。

新塔高度93.157米,平面轮廓与古塔八边形平面吻合,内核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寓含花满菩提,通过层层收分、塔顶重构等加强对古塔形式呼应,以当代技术再造新塔古韵。

游客进塔,可先看安奉感应舍利的舍利地宫,随后乘坐电梯至九层进入云中佛殿,纵览江南烟雨,一饱金陵风韵。

实景演出

由全国山水实景第一人梅帅元团队倾力打造的全国首创270度环幕剧场,与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同步亮相。而室外夜景大型佛教文化实景演出,将于2016年3月在塔前广场开演,届时会有圣塔重现,佛光再现。

江南首寺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二期将在现存的三藏殿基础上扩建建初寺,弘扬其作为江南首寺的历史地位,传承千年佛脉。

报恩讲坛

大报恩寺及其前身为中国第一讲寺,是包容各派的佛教讲坛,国学大师季羡林曾亲题"大报恩讲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二期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拟建重译楼,设立佛教研究中心。

明街明风

大报恩遗址公园二期将打造明韵明街,体验金陵风情、市井遗风,再现大报恩寺梵刹林立、商贾云集、庙市繁华的盛世景象。

四、钟山风景名胜区

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简称钟山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钟山风景区以中山陵园为中心,明孝陵和灵谷寺为依托,分布各类名胜古迹多达200多处,84个可供游览景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1处。风景区分为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灵谷景区、头陀岭景区和其他景点五大部分。

钟山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又得名紫金山。钟山与后湖相依相望,奠定南京先天形胜。其间龙蟠虎踞,山水城林浑然一体,可谓南京山水人文之钟萃。故诸葛亮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的盛赞。

钟山以"龙蟠"之势,屹立于扬子江畔,饮霞吞雾,历经千年而郁郁葱葱,纳数朝君王和英雄豪杰而松青柏翠,融多元文化和数种天工而卓然于众山之中,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态休闲文化、佛教文化系列于一山之中,是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

主要景点:

明孝陵景区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07月0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下马坊

下马坊是明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它高9米,宽6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违者以大不敬论处。下马坊设于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书体公正,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下马坊是明孝陵的一部分,2007年南京市政府建成下马坊遗址公园,所有与下马坊有关的文物都聚集于此,中断了多年的下马坊至大金门神道再次恢复,保证了明孝陵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的紫金山南麓。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至今梅花山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梅花山梅园始建于1929年,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树,被称为"天下第一梅山"和"中国第一梅花山",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梅花山梅园以品种奇特著称,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南京梅花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

四方城

明孝陵神宫圣德碑亭俗称四方城,是现存明清两代皇家陵寝中同类型建筑体量最大的一例,四方城明楼是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中间有一条甬道,穿过甬道可以登上明楼。明楼屋子顶已毁,现仅存四壁。 内有立于龟肤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

石象路

石象路前半段两侧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石兽尽端立石望柱(又称华表)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孝陵石人、石兽均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生动粗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孙权墓

明孝陵前有座土丘,原名孙陵岗,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葬地,亦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陵岗还葬有孙权的夫人步氏和后妻潘氏,宣明太子孙登也葬在孙陵附近。明初朱元璋建孝陵时,主持建陵工程的中军都督府金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议把孙权墓移开,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给我看门吧!"这样在建孝陵时,仅将孙权陵前的石麒麟迁往别处,孙陵仍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明东陵

明东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明孝陵东,总体布局与明孝陵相似,但规模较小,由陵垣、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宝顶等建筑要素组成,主要建筑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分布,现存明东陵前门基址、排水设施以及门殿月台基址等多处遗址。陵寝前部的园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格局特殊,是2014年前全国所知唯一的帝陵平面布局形态。东陵经考古调查没有发现单独的神道石刻和御桥,这说明东陵和孝陵共用一条主神道。孝陵的这一布局特征开创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为后世子孙所共用的制度,并被北京明十三陵所继承。

紫霞湖

紫霞湖位于明孝陵东北部,是个深藏于山间林海中的人工蓄水湖泊,因与紫霞洞相连而得名。修建于30年代中期,由爱国华侨胡文虎捐资建造,用来汇聚钟山泉水。面积约50000平方米,湖水清澈,周围林木蓊郁,山青水碧,风景佳丽。有"林海中的明珠"、"南京第一无污染湖"之誉。成为2015年人们避暑纳凉的旅游佳地。

中山陵景区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缔造者、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音乐台

中山陵音乐台位于南京中山陵广场东南。建于1932年至193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由杨廷宝设计,

音乐台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为半圆形。圆中心是舞台,台后建有大壁,同北京回音壁原理相同,以汇集音浪。台前有一汪月牙形莲花池,池底有伏泉。池前是半圆形草坪,为观众欣赏歌舞坐处,可容纳三千观众。沿草坪周围绕以水泥回廊,廊架上攀援著紫藤等花木,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现音乐台有许多白鸽,可以在音乐台买饲料喂这些可爱的白鸽。

流徽榭

流徽榭又名水榭亭,是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景色优美的风景点,位于中山陵园,在中山陵至灵谷寺公路的南边。榭长14米,宽 10米,顶为乳白琉璃瓦,红色立柱; 三面临水,碧水如镜,倒映水榭, 别有情趣。

流徽榭所在地原是紫金山雨水流经的一条沟,人称二道沟。当年中山陵竣工后,时为陵园园林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林森认为中山陵园地区缺少水景,他看到二道沟这里山溪深阔,环境优美,经过改造,建湖蓄水,定能为中山陵园增色。于是他亲自规划,将通往灵谷寺的马路加宽,在马路的南北两方各挖一个水塘,北塘较小,面积两亩余;南塘较大,二十余亩,取名为流徽湖。又在塘的出口处就势各筑一拦水坝,雨水多时水漫坝流去,天旱时水塘不会干涸,使塘内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又在水塘四周遍植花木,塘内栽植睡莲,成为中山陵园区内一个优美的风景点。

美龄宫

美龄宫位于南京市东郊四方城以东200米的小红山上,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因其位于小红山上,又称"小红山官邸"。美龄宫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汽车可沿环山道直抵宫门,四周树木葱茏,百花飘香。

美龄宫于1931年兴建,1933年竣工,其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去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的休息室。1947年,国民党政府从重庆迁回首都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邸,因蒋介石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被称作美龄宫,蒋介石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东首是宋美龄的卧室,室内陈设一如旧式布置,游人可领略昔日豪华景象。

永丰社

永丰社建于1933年,位于南京市紫金山,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建,抗战期间被毁,片瓦无存。1993年,管理部门按原貌重建,红柱白墙,顶为卷棚式,原来的黑色筒瓦屋面已改用蓝色琉璃瓦,以与中山陵取得一致色调。

行健亭

行健亭坐落在南京中山陵西南隅道路旁,中山陵陵墓大道与明陵路相接处,以便前来谒陵的游人驻足休憩。红柱蓝瓦的行健亭,在蓊郁的树木之间,显得格外夺目。

中山陵行健亭是1931年4月广州市政府捐款一万元修建,由著名建筑师赵荣设计。行健亭为方形,边长为9.3米,高12米,重檐攒光顶,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形美观,坚固实用。亭的每个角有4根支柱,4个角共根柱,均饰以红漆。行健亭为钢筋水泥构筑,外形美观,坚固实用。亭内横梁、额枋、藻井、雀替都饰以彩绘,两重亭顶均覆以蓝色琉璃瓦。在万绿丛中的行健亭,恰如一枚彩色斑斓的明珠,光彩熠熠,生辉不已。行健亭四周,设有水泥栏杆,高40厘米,可供游人坐憩。"行健"二字,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孝经鼎

孝经鼎高4.3米,重万斤。壁上铸"智仁勇",内藏六角形铜牌,上刻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孝经鼎1932年由金陵兵工厂制造,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与国立中山大学师生捐赠。孝经鼎现展览于南京钟山景区中山陵景区园内。

中山陵陵门

中山陵陵门平面图为长方形,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计有三个拱门,各装有对开的镂花铜门。中门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陵门进口两侧还有一对石狮高约3米。陵门后是碑亭,亭正中立有一块高达9米的花岗石碑,上刻谭延闿所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镏金颜体大字。

藏经楼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 典建筑。该楼由冯玉祥将军 通过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捐集资建成,以专门收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经典著作而得名。主要有主楼、僧房和碑廊。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分三层,高20.8米,底层是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是藏经、阅经和研究室; 三楼是藏经室。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 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 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 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 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 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 铜像。楼后有长达 125米的碑廊,碑廊两壁镶嵌138块碑石,刻孙中山着《三民主义》 全文,计15.5万字,由国民党元老张乃恭、郑洪年等14人手书。1937年12月,该楼遭受侵华日军炮火的严重毁坏。198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得藏经楼 主楼,1989年加以装修还复建碑廊,补刻毁坏了的碑刻。中山陵园管理处在藏经楼建立了孙中山纪念馆。在二楼陈列 展出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照片、实物和图表等430余件。

头陀岭景区

  • 头陀岭
  • 头陀岭位于南京紫金山主峰,景区地形险要、六朝古迹遗址众多。2010来开发建设的有:白云亭、白云泉茶社(紫云轩)、刘基洞、一人泉名僧塔林、拥翠亭、弹琴石、黑龙潭、山晓亭以及应潮井、摩崖石刻、永慕庐、议政亭、天文台等,紫金山观光索道则满足了游客登高揽胜探古寻幽的需要。

    • 永慕庐

    永慕庐位于南京中山陵东北的小茅山顶,是兴建中山陵时所建造的一座孙中山亲属守灵处,建于1929年春。永慕庐为中国庭院式格局,建筑古朴典雅静谧。原建筑抗战期间被毁,1993年由陵园管理部门按原貌复建,并陈列了《纪念孙中山图片展》,供游人观瞻。

    • 议政亭

    议政亭位于永慕庐东侧,这是当年孙科当年在此为父守灵时,议论时政、处理公务的地方。亭为八角形通天式双层框架结构,亭框之下,植藤本植物代替帐篷。中立石桌,周置石凳,筑水泥路面与庐相接。登亭远眺,可赏钟山景色,以寄哀思。

    灵谷景区

    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灵谷寺初名开善寺,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紫金山风景区重要景点。2014年的灵谷寺是1928年在原寺址建成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国后改名为灵谷公园,但习惯上仍称灵谷寺。灵谷寺有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用砖石砌成的无量殿(又称无梁殿);还有灵谷塔和三绝碑等胜境;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

    灵谷塔

    灵谷塔是南京地区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层宝塔,它由钢筋混凝土及苏州金山花岗石建造。灵谷塔的原名叫阵亡

    将士纪念塔,始建于1931年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灵谷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设计,造形优美,典雅庄重,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统一告成后,1928年国民政府"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怃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

    无梁殿

    灵谷寺无梁殿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灵谷公园内,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因整座建筑采用砖砌拱券结构、不设木梁,故又称"无梁殿"。无量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故又称无梁殿,为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1931年(民国21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命名为"正气堂",无梁殿现被辟为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

    三绝碑

    梁代名僧宝志的墓塔--宝公塔,这是宝志和尚留在世上屈指可数的遗迹之一。宝公塔前的志公殿内有一块黑色石碑,因碑上刻有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宝志像、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像赞,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故称唐贤三绝碑。由于战火毁坏,到清代第三次重刻,碑额上端又增添乾隆手书"净土指南"四字。

    桂林石屋

    桂林石屋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桂林石屋原来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别墅,建于1932年,由广州市政府捐建。石屋分两层,用青龙山石砌筑,四周遍植桂花,故名桂林石屋。屋前有170级石阶通往山下,屋后有虎皮石砌大明沟,防山洪下泻。抗日战争时期石屋被日军炸毁,尚存半壁框架。由于桂林石屋早已成了一片废墟,所以一直很少有人关注。

    谭延闿墓

    谭延闿墓位于灵谷寺东北侧,钟山东峰下。墓园由关颂声等人设计,占地300余亩,1932年12月建成。其设计一改通常陵墓讲求对称、程式化的布局常规。充分利用泉石著胜、林壑深秀的自然条件,倚山构筑成曲折幽深的墓道,巧妙布置成具有园林风格的墓园,在陵园建筑史上很有特色。

    邓演达墓

    邓演达墓位于南京中山门外灵谷寺旁,陵墓座北面南,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邓演达墓墓园宏伟,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墓道人 口处为圆形花坛,墓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草地,中间有十字型的水泥甬道将草坪对称分割。甬道两侧列植桧柏、龙柏等常绿树木。草地的东、西两侧建有钢筋水泥浇筑的花廊,花廊曲折延伸,直达陵墓前。花廊两侧遍植紫藤,花廊中还建有方亭,可供游人休憩。

    南京邓演达墓园,设在九个弧形组成的半环状"罗城"中间。墓前有宽阔的甬道,有紫藤覆盖的长廊,有对称的供前来祭扫的人们休息的四出形墓亭。坟墓以花岗石和水泥砌成,呈半球状,周长29米,高约4.5米,墓顶置有花环。墓前立有花岗岩墓碑,碑额上刻云纹,正中有一五角星,碑身高约3米,宽1.2米,正面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一月,邓演达烈士之墓,何香凝敬题"碑前设祭坛,祭坛上置有一个非常精致的花环。以表示人们对先驱者的哀思和怀念。


    五、南京阅江楼景区

    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南京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南京阅江楼和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岳阳岳阳楼都是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名楼。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多米,是最高的名楼;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因为只有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房屋。

    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直到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竣工建成。从此结束了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阅江楼的内部布局,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的政治主张展开。底层,最值得看的是一椅、一壁、一匾。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东侧的一匾,"治隆唐宋",为康熙所书。二层有一船、一画,明朝永乐帝朱棣,取消海禁,扩大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当时南京下关地区是座造船厂,船厂打造了许多船,最长的船,长一百三十八米,宽五十六米,航行时有九桅十二帆,载重量七千吨,在六百年前可算世界之最。这幅巨型瓷画,画面反映了一四〇五年到一四三三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这段历史。画面由十二个部分组成,详细描写了航海家郑和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建造宝船,到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的盛况。画面还反映了永乐皇帝敕建"静海寺"、"天妃宫"并亲赐"天妃宫碑",撞响静海寺钟声,以祭奠这位保护航海平安的海神天妃娘娘。

    主要景点:

    景区内有阅江楼、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古城墙等30余处历史遗迹。

    阅江楼风景区创下五个全国之最

    1、石狮子---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对雄狮,高4.8米,重约30吨,用苏州金山石整块雕刻而成,风格为明太祖时期,并按照盱眙县明祖陵的守门狮子刻制。两只雄狮,气势雄浑,具有皇家气概。

    2、汉白玉碑刻---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由当代书法家抄写,碑的背面刻的是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被选入《古文观止》。汉白玉从北京房山开采出来,高约3.1米,宽4.8米,重15吨,是全国最大的汉白玉碑刻。

    3、阅江楼鼎---是全国最大的仿西周司母戊鼎,重4吨,鼎上刻篆字:"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堂堂。"这七句话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念,就是"狮子山阅江楼鼎。"

    4、郑和下西洋瓷画---这是中国最大的瓷画,高12.8米,宽8米。壁画背后是唐伯虎和祝枝山的作品。

    5、青铜浮雕--是全国最大的青铜浮雕,高2米,宽8米,由雕塑大师吴为山作。阅江楼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阅江楼 
    阅江楼是继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阅江楼和前面三大名楼,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名楼。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多米,是最高的名楼;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因为只有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房屋。

    现在的阅江楼,是南京市批准并支持部分资金,由下关区投资4000余万元建起来的。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总高度为51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翼各以歇山顶层次递减,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跌宕多变,轮廊优美;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边,色彩鲜丽;檐下斗拱彩绘各异,廊柱、门窗红中呈暗,更显古色古香。完全符合朱元璋笔下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廉风飞,彤飞彩盈”的具体描述。

    静海寺

    在狮子山西侧有一座静海古寺,这座古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凯旋归来而敕建的。在敕建时,朱棣还赐了一块匾额,上书“静海”二字,意为四海平静。志书记载:“文皇命使海外,风波无警,因建寺,赐静海”。

    因火灾和战乱,静海寺曾几次毁坏,几次重修,到全国解放后,它仅剩下几间僧房。静海寺是1842年6月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议约的地方,是中国近代历史起点的标志,也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在寺内挖地道到仪凤门,炸毁城墙后攻进城的地方。

    1987年,南京市和下关区政府拨款在原址复建了一座占地628平方米的静海寺,后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时,在南门入口处架设了一座“警世钟”,洪亮、深沉、幽远的钟声警示我们:不忘国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天妃宫
    狮子山西侧原有座规模宏大、规格极高的天妃宫。该宫始建于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十七年(1419年)重建,正德十二年(1517年)重修。说其规格高,是明永乐皇帝钦定敕建的。永乐七年,朱棣以神屡有护助大功为由,加封天妃为“扩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并下发了《敕封扩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诏》,同时亲赐“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匾额。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又为南京天妃宫撰写了699字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一文,并在宫中树起了高4.63米(加碑座6米)的刻有碑文的石碑。皇帝亲自敕建宫殿、下诏加封、撰写碑文,这在妈祖文化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其规格之高了。清咸丰后,天妃宫遭到毁坏,至后因战乱等原因屡建屡毁,至今仅存《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并从原地移至静海寺内。

    六、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屡废屡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总统府门楼

    门楼的原址,为清两江总督署头门,太平天国时建天朝宫殿“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1864年清兵攻破天京后将此门拆毁,重建两江总督署大门。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年新建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大门前举行了入城式,并在门侧悬挂第十六师团部木牌。继而为“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及汪伪政府监察院等机构的大门。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大门。1948年5月“行宪国大”召开,主席改称“总统”,即将“国民政府”换嵌“总统府”三字。直至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将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门楼。

    子超楼

    “子超楼”是总统府的主要建筑,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这幢办公大楼是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且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超楼”。该楼于1934年开工,至1935年12月竣工。“子超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第一层,先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后成为总统府文书局的办公室。第二层是总统、副总统办公室。朝南的这间是蒋介石的办公室,朝北的这间是副总统李宗仁的办公室。第三层是国民政府会议室。

    煦园

    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名中的“煦”字而得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予以重建。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以后,又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都督府、督军署等机构的办公处。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委会,以及总统府军务局等机构,都曾在园内设有办公处。

    煦园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与总统府连为一体。至今还保留有诸多著名的遗址景点,如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

    孙中山起居室

    建于1909年。小青瓦木结构硬山顶,两层中式建筑。原为清朝两江总督署高级幕僚的住所。1912年1月至4月,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即在此居住。楼上是卧室和办公室,楼下是会客室和餐厅,另有侍卫室和厨房。长子孙科、孙中山夫人卢慕贞携女孙娫、孙婉来到南京时,也在这里与孙中山共同生活。3月25日卢夫人离开南京,两女托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照看。直至4月3日孙中山离任。院内一对汉白玉金鱼缸,为海外华侨赠给孙中山的。

    洪秀全与天朝宫殿的历史陈列

    馆以天王宝座、书房、后宫、机密房等模拟景观,再现了天朝宫殿的昔日辉煌;此外,洪秀全在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居住过的几处建筑遗存模型,展示了太平天国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展览还陈列了一些文物图片资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天京的一些历史事件。总之,该馆在内容上体现了"三天"(天王、天京、天朝宫殿)的特色,在形式上显示了遗址性的风格。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已故著名书法家刘海粟为展览题写匾额

    七、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中部,古称摄山,又名伞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素有"六朝胜迹","金陵第一明秀山"之称,在明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其中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

    栖霞山古迹遍布,山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栖霞寺就座落在栖霞山西麓。

    自明代以来就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栖霞丹枫"为新金陵四十景之一,山西侧的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是栖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栖霞红叶种类很多,尤以枫香为主,包括红枫、鸡爪槭、三角枫、羽毛枫、榉树、黄连木等,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蔚为壮观。

    栖霞山三面环山,北临长江,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海拔286米。栖霞山的地学内涵极为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是许多地学名称的命名地,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

    栖霞山属宁镇山脉西段北支,地貌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区内有古生代石灰岩、砂页岩和中生代火山岩、火山灰碎屑岩分布,在山坡和沟谷中有第四系松散堆积。褶皱和断裂构造均很发育,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较丰富,固体矿产以铅、锌、银矿和石灰岩为主。栖霞山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由带状花岗岩分布,地质学上的"栖霞灰岩"源于此。

    主要景点

    明镜湖

    明镜湖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向东有月牙池,然后就是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有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千佛岩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东飞天石雕像就在中102号佛龛中,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中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 "敦煌遗迹"。

    舍利塔

    栖霞寺舍利塔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麓的栖霞寺东,是中国五代时期的佛教石塔,是中国最大的舍利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栖霞寺舍利塔的整体结构紧凑,雕饰华美,塔八角五檐,高15米,是研究南唐建筑的重要实,中国佛塔艺术的精品之作,是南方非常少见的密檐式塔。栖霞寺始建于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舍利塔后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复修原为五层方形木塔。现存石塔系五代南唐(937~975)重建。

    纱帽峰

    纱帽峰处千佛岩之巅,被千佛岩众佛龛环抱。乾隆南巡到此,嫌其名俗,遂赐名"玉冠峰"。乾隆在给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批文中就有:"旧名纱帽峰嫌其近俚,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即以易之"的记载,另在《玉冠峰》中也说:"我欲易名难揣称,僧绍有知应默肯"。但今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纱帽峰。就在纱帽峰佛龛中有一空穴碑槽,原镶嵌乾隆第一次南巡至此留下的《登栖霞山》的第一块御碑,后消失达200余年,直到2000年在栖霞寺佛学院墙体被发现。

    碧云亭

    碧云亭位于虎山之巅,又名"望江亭",平顶岗峦貌似半岛,向北伸出,三面均是悬岩,仅一石与山道相连,构成别具一格,是以险取胜的景点。其东侧深谷陡壁,岩石裸露,峻峭无比,西侧,由松涛林海铺成的起伏岗峦,向北眺望,长江尽收眼底。

    枫岭

    枫岭位于栖霞山西侧,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满山枫树长满了红色的叶片,使栖霞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

    枫岭始皇临江处始皇临江处位于中峰半腰北侧。据汉司马迁《史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北返时登临摄山(栖霞山),有彰显四海一统、雄视千古之意。该景点于2006年春修建,为一仿古建筑,包括重檐亭、廊、轩以及观景平台,是阅江揽胜之绝佳之地。

    始皇临江处小营盘遗址

    小营盘遗址坐落于栖霞山凤翔峰下方右侧,海拔约135米。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地势北高南低,占地面积约8300平方米。此处为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栖霞行宫时,负责保卫乾隆皇帝安全的御林军所在地。

    桃花涧

    桃花涧自明代以来,逢春桃花争妍,久负盛名。明代秣陵名士盛时泰在《栖霞山志》中述:"春暮夏初,则红英绿荫错落左右,游人行其下,衣袂皆有季色"。 明末清初,秦淮名妓李香君也在此隐居,死后葬于桃花涧畔丛林。桃花涧中的桃花湖和李香君墓隔路相对,栈桥、古枫、桃林、亭榭、湖水、叠浪岩、天开岩、御花园环绕期间。

    红叶谷

    红叶谷位于御花园和凤翔峰西南山腰的交界处,由于这里长年无人涉及,加上山水的冲刷,于是岩石裸露处尽显崖溶奇石景观,其余则为茂密的丛林和湿地,特有的气候环境,使这里奇石嶙峋、古枫矗立、古藤缠绕。该景点的建设充分考虑到地貌、水体、植物、设施等的和谐搭配,注重栖霞山的生态功能的修复,不断美化、优化、彩化环境,并引水造池,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红叶谷占地约5万平方米,景区自然风貌优美,以奇石、红叶为特点,是集山、石、水、林、亭为一体新的红叶观赏区。

    陆羽茶庄

    陆羽茶庄为四层仿唐风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登顶可瞭望长江、紫金山、南京城,栖霞山美景一览无余。陆羽在栖霞山种茶的范围在现今中峰和龙山之间的坡谷地,即如今的白乳泉、青锋剑、试茶亭一带,其住处称陆羽精舍。

    乾隆御花园

    御花园为清时栖霞十景之一,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行宫,御花园为其赏花探幽、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之处。《摄山志》也说,御花园汇集天南海北之奇花异草,云片及南朝至明代名人题刻,和幽居庵、亭、阁、廊、轩组成幽静、锦簇的皇家园林。复建后的御花园位于风景区核心地带,依山傍水,背靠主峰,前有桃花湖,南有天开岩,园内林木覆盖,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主建筑(峭倩)1000平方米。

    其他景观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自然奇观以及李香君墓。

    八、玄武湖景区

    玄武湖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也是中国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现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已有两千三百年的人文历史,其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期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均系皇家禁地,直至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为玄武湖公园之滥觞。

    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宋人欧阳修也曾写道"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玄武湖为风景园林,亦为文化胜地,历代文人骚客,政要名流都曾在此留下身影,皆为后人传为美谈。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5公里,占地面积502公顷,水面约378公顷,原湖更广。玄武湖西、南两面紧邻明城墙,西以玄武门、南以解放门为出入口。古代时周长为40里。

    玄武湖形似火腿,湖泊分成三大块,北湖(东北湖、西北湖)、东南湖及西南湖,北湖水较浅,西南湖水最深.东南湖其次,湖内由湖堤、桥梁和道路连通使玄武湖水系完全处于人工控制之中,玄武湖属于浅水湖泊;南北长2.4km,东西宽2.0km;湖底质较厚,平均达70cm,以细粒粘土为主;主要入湖沟渠有7条,分别是南十里长沟、老季亭、香料厂、唐家山沟、紫金山沟、岗子村和西家大塘,北部与护城河、金川河相通,南部与珍珠河相接。

    主要景点

    环湖风光带

    玄武门

    清宣统元年(1909),两江总督端方、张人骏为方便参观"南洋劝业会"的来宾游览玄武湖,在玄武湖明城墙的西端开辟一新城门,1910年完工。1928年,改为"玄武门"。蔡元培先生应邀书写了门名。1934年添辟左右两个门洞。1984年,建造了玄武门城楼,经数次修缮保留至今。该门是玄武湖五大门中最主要的一个。

    玄圃

    玄圃共分三栋建筑,总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六朝风格。

    环洲

    假山瀑布(童子拜观音石)

    假山瀑布位于环洲南端。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太湖假山石堆砌成了形态各异的园林佳作。假山前的童子拜观音石为珍贵的太湖奇石,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