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天津北辰(天津北辰区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3-10-14 03:42:28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北辰区上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部署要求,锚定建设经济强区、魅力北辰目标方向,扎实开展“无奋斗不北辰·辰兴十干”实践活动,以实干实绩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今天,小编就带您回顾上半年,《人民日报》中的天津北辰。

京津冀协同发展篇

今年上半年,北辰区上下牢固树立“一切在于干”的鲜明导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彰显经济大区之为。

《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天津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2023年3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

九载春华秋实,镌刻不朽印记。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天津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谱写新时代京津“双城记”,全力推动北京创新资源与天津研发生产转化优势互补、紧密衔接,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在津沽大地走深走实,结出累累硕果。

深化产业协同,推动发展项目“在京孵化、在津落地”

位于北辰区的SMC(天津)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一个个精细打磨的新型气动控制元件陆续下线。

SMC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气动元件制造和销售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床、医疗等行业。当初扩产能为新厂选址时,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北辰区制造业产业配套完善,有利于我们在北京的研发成果应用落地。”SMC(天津)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清海说,来到天津后,企业发展加快,去年12月产值同比增长61%。

加快推动北京创新资源与天津研发生产转化优势互补、紧密衔接,北辰区积极拓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广度。“我们将加快发展壮大高端装备产业园,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围绕绿色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打造承接首都资源新高地。”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刘俊凯说。


《人民日报》刊发:天津区校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超市”——畅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23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

“船舶、石化、电力等行业有一些巨型‘储罐’‘塔筒’,使用久了需要维护,以前这些艰难又危险的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现在用立面爬壁特种机器人就可以。”彼合彼方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路说。

张明路还有一个身份: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高校的科研成果很多,应该进入到市面上,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张明路说,过去工科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承担科研项目上,成果转化后可能会出现市场不认、落地不快的问题,“科研成果从书面到市面,需要各方合力才能促成。”张明路公司的机器人研发者大多是学校老师和学生,目前已申请专利160多项。

为打通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堵点,天津市北辰区政府与坐落在辖区双口镇内的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打造了河北工业大学科技园北辰园,共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超市”,推出《北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支持政策(试行)》等制度,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我们通过构建线下成果实物展示大厅、活动路演区及线上‘一站式的网络服务平台系统’实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服务功能,为不同领域前沿科技项目寻找匹配对象,助推科技成果尽快落地转化。”北辰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庆兰说,“科技成果超市”也定期安排专人赴企业走访调研,了解需求端难题,并与供给端匹配,实现科技成果与落地转化的“双向奔赴”。

“科技成果超市”作为连接学校、科研人员、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一座桥梁,集齐各方所长,服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主任苑光明说,有了专业化平台,工科院系教师就可以根据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背靠大学,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帮助?“一是有交叉学科和人才的助力,二是能有效解决科研与应用的融合。”张明路说,特种机器人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仅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甚至还需要协调相关企业提供试验场所。因此,“政产学研用”相融合的综合平台至关重要。

“有了技术和市场等要素,还得有资金支持。”苑光明补充,在科技型企业的建设初期,高风险、高投入问题尤为突出。

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建好平台载体,提供覆盖全链条的成果转化服务,政府是重要助力者。北辰区政府向河北工业大学提供联东U谷5栋楼宇作为产业化基地,提供2000万元建设和运营经费,并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专项投资基金等,减轻企业初创期的资金压力。

目前,“科技成果超市”已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200余项,线上平台征集的科技成果增至1803项、专利增至20228项,成果来源也由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扩展至长三角、大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


《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35个项目 143.9亿元!新时代·新征程·新机遇·新北辰 2023年天津·北辰产业投资推介会在京举行(2023年3月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

3月2日,“新时代·新征程·新机遇·新北辰”天津·北辰产业投资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共签约35个项目,总投资额143.94亿元。启动仪式上,160家企业及在京商协会、银行、学校齐聚现场,共享机遇,共谋合作,共促发展。

此次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科技、新材料、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覆盖一二三产,签约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占七成以上,将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向北辰聚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其中,签约生物医药项目7个,总投资额近5亿元,涵盖智能医疗器械CDMO、医药研发总部、精准医疗等细分领域。

北京泓润集团总经理王辉说:“北辰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配套优势明显,招商团队专业性强,能准确了解企业需求并点对点解读政策、提供服务。此次签约后,我们将依托‘京津医药谷’这一载体,打造医疗器械产业平台、建设研发检测实验室、设立产业基金,帮助医疗器械企业创新创业,助力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北辰区将京津医药谷作为“一号工程”,以“龙头企业聚拢、强链补链延链、科教研医合作”为主攻方向,围绕生物药、中医药、化药仿制创新药、智能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五大细分产业定位,坚持项目为王、做好载体文章,加快土地征转、项目招引、配套建设等工作,努力把京津医药谷打造成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项目汇聚、带动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这次项目之落户北辰区,我们看中的就是北辰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营商环境。”大富科技董事长孙尚传说,“我们将在北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推动智造共享服务中心尽快落地见效,助力北辰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将立足北辰,面向天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辰区一道,共同携手在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共享制造、产教融合和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真正的示范效应。”

作为天津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北辰区现有企业3万余家,其中工业企业3100多家。拥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9条重点产业链,德国弗兰德、日本SMC,韩国LG等3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兵器集团北方动力等14家大院大所,以及天士力、精雕数控等国内行业龙头扎根于此,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四大主导产业。

近年来,北辰依托老工业基地坚实基础,“京津之翼”“黄金走廊”地缘优势,“95”平方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71”平方外环拓圆新增中心城区面积、全市唯一“68”平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三张好牌”,聚焦产业、交通、体制机制协同集中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京津医药谷、京滨高铁北辰站片区、大北环物流产业基地、中东欧特色小镇、红光农业特色小镇……一批载体平台正在稳步建设。

据悉,此次活动是北辰区全国系列招商推介的首场活动。下一步,将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两个重点产业,以生物药、中医药、精准医疗和智能装备、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精准编制招商图谱,锚定行业龙头,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吸引高质量项目落地,为推动产业串链补链、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经济强区、魅力北辰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篇

北辰区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北辰制造”向“北辰智造”转变。


《人民日报》全版刊发:掌握核心技术 实现自立自强——天士力:走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士力”)坚持守正创新,攻坚克难,走出一条以现代研发体系和中药智能制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坚持创新 擦亮中医药自立自强的“名片”

天士力坚定传承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完善,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创新已成为天士力的企业基因,助力天士力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之路上不断取得突破。天士力的成长壮大得益于创新,天士力的未来发展同样依靠创新。天士力将踏踏实实做好满足实际需求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理论优势,守正创新,推动中药现代化、产业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擦亮中医药自立自强的“名片”。

天士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围绕科技创新、范式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并主动协同国家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支持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创新,天士力开创“组分中药”为主导的现代中药新药研究与产业化新模式。天士力以国际化为引领,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承担建设现代中药从研发、智能生产到国际化的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着力解决中药复杂成分一致性、中药智慧化生产、中药国际化临床评价及注册标准等行业发展关键问题。

天士力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方法,助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天士力通过推进现代中药国际化,实现提升现代中药标准、完善产业链质量体系、突破技术难题和提升质量水平的有机统一。

数字驱动 智能制造助力打造优质产品

作为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代表企业之一,天士力建立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中药智能制造体系,让智能制造成为打造优质产品的有力手段。

天士力建立中药数字系统并导入智能制造装备,实现基于数据整合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根据产品工艺质量分析的需求,建立工业大数据算法体系和控制模型,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依托中药材质量追溯系统、智慧生产管理系统开展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天士力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微滴丸机,2018年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通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集成,建成滴丸智能制造车间,实现软硬件创新统一的智慧生产。

基于以“质量数字化”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创新,天士力先后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入选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WIC智能科技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名单,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今年3月20日,由天士力医药集团牵头完成的“以质量数字化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厚积薄发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天士力提出“两棵树”理念,布局中医药优势领域产品。围绕“疾病生命树”,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病理环节布局项目;在研产品成功上市后,围绕“产品生命树”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打造优质产品。设计中药质量量化表征指标群;创新研发中药物料属性、工艺参数与装备参数协同设计技术,并完成智能装备研制;开发了涵盖原辅料、中间物料和单元工艺过程的过程建模技术以及生产数字化管控技术。

通过技术创新,天士力中药提取、固体制剂、冻干粉针3个智能车间药材处理量、产值能耗、生产效率等数据表现不断改善,年度药材处理量提升390%、万元产值能耗降低51%,滴丸人均生产效率增长48%、生产周期缩短66%。

天士力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创新,以特色中药产品为载体,面向美国、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了全流程、多维度的复方中药研究的国际化路径。牵头组建中医药世界联盟,合力突破中药国际化关键技术,带动行业共发展,促进中药和民族药走出去。

天士力始终坚持打造生命健康全价值链一体化平台,推广多学科、跨领域的医疗创新成果,不断推动医药健康事业进步。“我们希望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供给端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天士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闫凯境表示。秉承“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的企业理念,天士力将继续坚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向创新创造型、智慧服务型企业转型,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以产品集群化、产业链体系化的智能制造为核心”升级,打造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生态。


《人民日报》刊发:中介超市 助企增效——天津市北辰区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2023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

“需求刚发布,就有相应的单位联系,轻轻一点就能了解单位资质,挑选合适的中介服务,省心省时又省力!”近日,刚刚拿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丽娜,对中介超市这种方便快捷的服务模式很是满意。

“您先登录办事大厅,在中介超市里填写基本信息,发布项目需求……”天津市北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工作人员正主动向群众介绍中介超市服务,一对一协助项目单位办事人选择中介服务,手把手帮助中介机构填报入驻信息。

据介绍,在北辰区此前的项目审批过程中,中介服务存在效率低、耗时长、收费乱等问题。为缓解这些问题,2019年,北辰区设立了线上中介超市,将评估、检测、审查等中介服务像商品一样罗列在平台上,发布需求和提供服务就像网上购物,能够“一站式”达成。2021年,天津市进一步出台中介超市管理办法,让中介超市管理有章可循、健康发展。

“以前,接业务局限性很大,经常得靠中间人介绍。现在有了中介超市,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入驻,打破了地域限制和信息壁垒,也帮助我们这类小企业拓宽了业务。”某中介机构负责人张奕说,入驻平台后,公司会按照网上报名、公开竞价、公开选取等程序竞争获取中标资格,是否中标也会在网站公示,全程网上流转、自动留痕、公开透明,一次不用“跑”就能顺利接到委托。

“为提升中介超市的知晓率、入驻率和使用率,我们设置了‘网上中介超市推广站’,并将推广中介超市与镇街大走访相结合,深入镇街村居广泛普及宣传,让更多的企业知道、熟悉、认可中介超市平台。”北辰区政务服务办副主任白建顺说,目前,北辰区中介超市入驻机构达26家,累计发布项目数200余个,中选数150余个。

今年以来,北辰区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牵头制定了2023年北辰区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26条措施,用不断优化的政策补齐营商环境短板,目前累计服务50余家民营企业,解决问题近百个,满意度达99%。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篇

北辰区不断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推广“五常五送”工作法,构建“一核多圈”工作体系,涌现出一批典型事例。

《人民日报》刊发:天津北辰——十项暖心行动关爱外卖快递员(2023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

3月13日下午2点,忙碌的送餐高峰告一段落,外卖员曲希璐走进天津市北辰区璟悦府社区的“暖蜂食堂”,不是来为顾客取餐,而是为了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饭。

近期,北辰区率先在北仓镇璟悦府社区启动10项暖心行动,赋能新业态,服务外卖员、快递员等灵活就业群体,通过开设暖蜂食堂、暖蜂学习吧、暖蜂医疗馆、暖蜂运动馆、暖蜂放映厅、暖蜂联谊社、暖蜂托幼点等场所,“线上+线下”织密服务网,实现从“单项服务”向“组合服务”转变。

一荤一素一汤,米饭免费添加。只花10元钱,曲希璐就在“暖蜂食堂”吃上了可口的饭菜。饭后,曲希璐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的郭晓红医生为她测量了血压血糖,特别嘱咐曲希璐要注意规律饮食。郭大夫还贴心提示:“我们这里每天都安排中医问诊,以后有什么不舒服就及时过来看。在送外卖过程中要是有意外擦伤,也可以来这里简单包扎。”暖心的话语,让曲希璐连连点头道谢。

璟悦府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克惠介绍,目前社区“暖蜂医疗馆”已正式启用,灵活就业群体可以到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就诊,这是社区应尽的社会责任。

据北辰区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介绍,10项暖心行动是该区在2021年创新打造“先蜂骑手”党建品牌,建成300多个供外卖员、快递员歇脚学习、避暑取暖、充电休息的“红色加油站”基础上的改造提升,是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又一抓手,服务灵活就业群体的又一创新举措。


《人民日报》刊发:穿梭大街小巷 和你一起奔忙——多地党员干部体验式调研外卖配送(2023年6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调研”“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

穿梭在大街小巷,奔忙于楼宇之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外卖配送员逐渐成为连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纽带之一。关心关注这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既是党员干部回应民生关切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来,不少地方组织党员干部对新业态进行体验式、沉浸式调研。近期,本报记者跟随三名干部全程体验外卖配送员送餐工作,感受他们忙碌的一天,体味骑行路上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倾听他们在个人发展、权益保障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切实推动问题解决、提升调研成效。

天津北辰区干部变身外卖骑手

加强党建引领,暖心服务做细做实

穿上外卖服,戴上黄头盔,骑上电动车……近日,天津市北辰区委机关干部变身“先蜂骑手”,零距离体验外卖配送员送餐过程。

上午9时,北辰区天穆镇蓝岸森林美团站点晨会结束,北辰区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吕若凡成为一名“新入职”的外卖配送员。

1989年出生的吕若凡,虽然抓外卖行业党建是他的分内事,但体验外卖配送工作还是第一次。跟随外卖配送员李振宇的脚步,吕若凡开启了“沉浸式调研”的一天。

“入行4年了,北辰每个小区每栋楼都印在脑子里了。哪条路快、哪个门好走、什么顺序取单送单,线路规划已经在脑子里了。”李振宇说。

说话间就到了送单的地方,但是敲门3分钟没有人开,打电话也无人接听。“咋回事?不会是走错了吧?确定是这栋楼嘛?超时了吗?”吕若凡一连串疑问。

“这咋不确定,肯定是这栋楼。”俩人不停地敲门。一位睡眼惺忪的居民开了门:“不好意思,刚才没听见。”

“现在单还不多,也没有超时,要是单急的时候,还挺耽误事儿。”趁着等单的时间,李振宇打开送单记录,自豪地展示起来:“你看,我现在是‘六星骑手’,送一单还多一些奖励金。”

“想入党吗?”想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吕若凡问。

“上学时就想过,觉得入党好。但是怎么入啊?”

“先写入党申请书,说说你之前学习、成长和现在送外卖的情况,然后结合你的工作,说说为啥入党,入了党想怎么干。写完交给咱站点所在社区的党组织,加强学习好好工作,经过组织考察就有机会入党了!”

吕若凡认为,新就业群体中的积极分子怎么入党、在哪里入党都是新的课题。像李振宇一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外卖配送员还有很多,他们是业务能手,党组织应该把他们引领好、带动好。

“春天柳絮飘,夏天虫子爬,秋天风很大,冬天气温低!”在和李振宇交谈中,吕若凡了解到外卖配送员一年四季的辛苦。

“现在有了‘红色加油站’,渴了累了能喝口水、歇歇脚,挺好的。”李振宇说。2021年以来,北辰区建设了300多个“红色加油站”,为外卖配送员提供歇脚休息、充电饮水、避暑取暖等服务。

这次体验也验证了吕若凡前期发现的问题:部分“红色加油站”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基础设施不齐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原因,使用率和知晓度还不高。

“要发挥党组织的力量,真正把‘红色加油站’用好,把暖心服务做深做细做实,做到服务对象的心坎里。”吕若凡说。

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建设篇

今年,北辰区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把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人民日报》刊发:天津探索用好青少年街区等活动平台 引导更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2023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

在北辰区,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强组织、优机制、寻伙伴、树品牌、募资源行动,打造青少年活动阵地和特色项目,以青年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团北辰区委书记狄璐璐指着展板说:“这些图像展现了我们在试点社区推出的‘新·青年议事亭’,有了这个载体,很多青年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大事小情之中。”

今年初,团天津市委实施“青春行动·百千万”计划,将开展百场宣讲、打造百个“社区青春行动”示范社区等,并开展千场活动、引导万名青年参与基层治理。“‘青少年街区’既是对天津‘社区青春行动’的集中展示,也是对更多青少年的激励。”团天津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人民日报》刊发:天津北辰区举办非遗展演(2023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刊发)

春节假期,天津市北辰区举办以“玉兔争春、非遗技艺”为主题的非遗项目展演展示展卖活动。展卖场内,张氏手工刻纸技艺、郑氏传统发酵面食、“福禄缘”葫芦烙绘等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引人驻足,纷纷选购心仪的商品。广场上,王秦庄同议高跷、佫氏顶花坛杂技表演艺术等非遗表演接连上演,极具地域特色的年俗活动让游人流连忘返。活动举办期间,累计吸引市民游客3000余人次参观。

北辰区非遗项目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还在线上举办了4场“非遗大拜年”活动,拍摄、展示高跷、重刀等非遗项目20余项,吸引众多网友观看,累计播放量达千余次,点赞评论百余条。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非遗农民画 画出新乡村(2023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

房前绿水,屋后青山,一家人在庭院里,女儿弹起了心爱的吉他,悠扬的琴声打动了看书的父亲;母亲抱着年幼的儿子听得入了神。就连小狗、小猫也安逸地在主人脚下打盹……

“这是我刚画好的一幅反映乡村振兴景象的农民画——《房前屋后》。”新春之际,走进天津市北辰区文化馆非遗项目农民画展厅,北辰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北辰农民画非遗传承人何小宝对记者说,“这幅画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表现题材,通过民间绘画手段,采用水彩的‘薄画法’,将绿水青山、红日祥云等多种景物组合,呈现出一种合情合理的乡村美景图卷。”

粮丰收,鱼丰产,人欢笑……北辰区农民画骨干刘健创作的《乡村丰收季》作品,真实反映了农民丰收的幸福图景。

“北辰农民画是植根于津郊沃土的民间艺术之花,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末,已成为独具大运河风韵的民间艺术奇葩。”何小宝告诉记者,自1988年以来,北辰区连续3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天津北郊区现代民间绘画展”。目前北辰区有200多名农民画家,他们以手中的画笔画出美丽乡村,展现美好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北辰农民画吸收了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精华,以极富张力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天津的风情民俗,取材广泛,求全求满;随心赋彩,明艳欢快。”何小宝说,北辰农民画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画作或工笔或写意,朴素真挚、内涵丰富。

如今的非遗农民画,已经成为北辰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北辰区文化馆设有专门的农民画展厅,常年陈列农民画作品,免费对外开放参观;北辰区文化馆也经常举办各种农民画展览、采风、培训、辅导等活动,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2届农民画展览,还主办过以运河为主题的专题农民画展览。

北辰区作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每年都会有多幅农民画作品参加全国展览,拿到国家级奖项。《春归大地》等二十几幅北辰区农民画作品,曾3次入选国家级新年画展示活动。

近年来,天津市北辰区委区政府、区文化旅游局不断在政策上加大对重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招贤纳士、举办展览、擂台比武等方式,鼓励引导创作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新作品,真正地让非遗项目“活起来”。去年,由北辰区农民画作者创作的十余幅冬奥主题系列作品,被选为文创产品走入千家万户。

北辰区还借助农民画亲和亲民的优势,与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紧密融合,开启“农民画+”模式。“使其真正实现人民的艺术为人民,更好地反映社会主义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辰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贾春宁说。

为抓好北辰农民画这一非遗项目的发展和传承,北辰区坚持民间绘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开展的“美术特色课程展示及美术特色校专家结对子”活动,利用民间艺人的专业特长,以农民画为媒介,向小学生讲述中国故事,传承民间艺术精华。


《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道打造“雷锋街区”——雷锋精神润心田(202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小朋友们,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雷锋的故事......”近日,在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道学雷锋教育基地内,志愿者正在给社区青少年讲解雷锋精神。

近年来,普东街道积极推进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进程,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融入街道日常工作,成为引领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精神旗帜。

据介绍,坐落于北辰区东南部的普东街道,下辖23个社区,居民7.2万人。截至目前,全街在册志愿者人数已增长至13325人,现有志愿者团队105支,普东街道成为名副其实的“雷锋街道”、北辰区宣传雷锋精神的主阵地。

“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学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励志做雷锋!”简单的四句话,是已故“雷锋迷”刘立勋老人的人生坐标。刘立勋家住普东街普祥里小区,生前,他用54年的时间来收藏与雷锋相关的藏品,包含报刊、杂志、明信片、邮册等等2000余件,家中不足70平方米的小屋堆满了有关雷锋的各种书籍和杂志。退休后,刘老致力于向社会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召着身边的人。

“刘立勋老人的事迹打动了我,雷锋精神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深远。”天津市北辰区普东街聚源菜市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继红告诉记者,在刘老的带动下,他时刻关注着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多年来他专门为残疾群体提供数十个就业岗位,自己也经常参与周边社区的志愿清整、为老助困等志愿服务。

王继红说,“公司今年将拿出4.5亩土地作为雷锋蔬菜园,种植的蔬菜免费送给周边需要帮助的社区老人。”

“刘立勋老人不仅是我的师傅,更像是我的父亲,他是我立志投身公益事业的领路人。”2007年,34岁的董庆泓受到刘老的耳濡目染,与十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了立一支志愿小分队,一起献血、一起做公益。2014年,董庆泓牵头正式成立了“好榜样公益志愿者联盟”。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好榜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00多人的大型综合性的公益组织。

多年来,董庆泓带领团队志愿者无偿献血累计超过100万毫升,捐赠抗疫物资总价值3.5万元,为困难家庭捐赠近14吨无公害有机蔬菜,为天津市多所孤儿院、敬老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捐赠净水设备81台。

据介绍,“好榜样”还提供很多常规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义务理发、公益演出、家电维修、扶老助残、助学护幼等等。

据好榜样“young你不再孤独”项目负责人唐希梦介绍,“项目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将社区失独空巢老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好榜样博爱自习室项目中的孩子们联合到一起,结合节日节气主流媒体宣传重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老年人向青年人传递人生经验、结晶智慧,青年人和孩子们将他们的活力带给老人年,让他们通过双向奔赴形成双向的帮助,使活动双方受益。”截至目前,入户慰问19期,共计慰问110多位失独、空巢老人;开展社区活动中心主题活动71场,包括写福字春联,共同制作花灯,DIY生日蛋糕为祖国母亲庆生,建党节主题活动,二十大精神宣讲,室外体育小竞技以及心理团辅等。

“在慰问活动中,通过给老年人打扫房间,陪他们话家常,一起包饺子等,既帮助了老人,也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到了青年人心里。”唐希梦说。

据北辰区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介绍,普东街道已经成为北辰区宣传雷锋精神的主阵地,这里建立了以好榜样为龙头,“秋怡红”、“荔·智”等为代表的百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

国家安全篇

今年,北辰区不断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共筑安全屏障的浓厚氛围。《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北辰区国安知识进校园活动。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教活动(2023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

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

连日来,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教活动,宣传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共筑安全屏障的浓厚氛围。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认出哪只蚂蚁是红火蚁吗?”“出国游玩时买的水果没吃完,可以带回来吗?”……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安全主题班会在天津北辰区华辰学校登场。来自北辰海关的志愿者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鲜活的案例和妙趣横生的互动问答,向学生讲解生物入侵的种类、异类宠物的危害等生物安全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