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对于一座城市(旅游对城市的好处)

更新时间:2023-08-19 02:55:55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 导论

随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日益显著,我国旅游业全面进入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竞争时代。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市场与旅游服务、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在与其他城市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比较优势与总体实力。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较全国多数城市更具有旅游竞争优势。在当前全国城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旅游竞争力普遍提升的形势下,北京旅游一方面与国内其他城市的优势差距不断缩小,另一方面与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差距显著。因此,研究北京旅游竞争力,探讨提升北京旅游竞争力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我国现阶段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战略,政府宏观调控对旅游发展起重要作用。随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国家将旅游业提升到战略发展层面,2009—2014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对旅游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系列文件,并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种发展规划相继颁布,在政策层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很多城市已将旅游业与政府政绩挂钩,促使政府介入城市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城市旅游宣传等市场无效领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旅游已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的旅游意识不断增强,旅游消费能力持续攀升,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近些年,我国旅游产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14年国内游客数高达36.1亿人次,同比增长10.7%,国内旅游收入高达3.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对国内游客行为规律的调查,每年出游次数为1~2次的游客占国民出游比例的61.4%,约四成游客年出游次数达到3次以上。上述数据证明,国民旅游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智慧旅游”改变了旅游业的运营方式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网络支付平台的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旅游企业经营和旅游景区管理日益信息化和现代化,“智慧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及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智慧旅游”帮助游客在出发前全面了解目的地信息,预订并结算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旅游动态信息并获得及时帮助;在旅游结束后通过相关平台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政府和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广阔市场,充分展示产品形象,通过在线营销系统大大节约成本。“智慧旅游”体系的建立改变了整个旅游产业的运营方式,从游客行为模式、旅游企业的营销经营到行政部门的管理,无不受到信息化的影响。

四、“团队旅游”逐渐被“散客”替代

旅行社传统的旅游模式是“团体旅游”,旅游者必须服从团队统一安排,旅游活动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极大地限制了游客的自由。“散客”相对“团客”而言是自由独立的旅行者,可以自由安排行程,避免了“走马观花”的旅游模式。在欧美,旅游市场的散客份额已达70%以上。“智慧旅游”的迅速发展,解决了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游客脱离旅行团独立行动创造了条件。目前,北京市接待的散客数量已明显超过团队游客数,散客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散客的随意性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对旅游经营的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诸多旅游行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五、旅游者对旅游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旅游活动已不仅仅满足人们简单的心理诉求和低层次的精神需要,旅游需求内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原来的旅游业把消费者看成是性别、年龄、职业、旅游水平和个性爱好等方面没有差异的整体,而现在,旅游消费群体开始向细分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多元化旅游需求的格局。旅游产品也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产品衍生为多种类型、多重功能和多样风格的产品。

旅游需求的方式由静态观光向动态体验方面变化。消费者对旅游企业的期望值大大提高,要求企业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能够提供各种衍生服务,以提高自己旅游消费的价值。旅游消费观念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发展到现在的主动体验。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和更加挑剔,他们在旅游消费中的盲从度大大降低,自主选择性增强。

旅游需求的这种发展,意味着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自由度加大,同时也意味着旅游业竞争已经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上升到了产品和服务特色的竞争。旅游需求特征出现的这些变化,既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量,也为旅游业不断提升自身的外部条件和内在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建设的功能性产业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现代城市,在国内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人文类旅游资源,同时其休闲娱乐资源较全国多数城市更具有较大的旅游竞争优势。作为北京市的功能性和支柱性产业,旅游业是展示首都政治经济和国际交流中心魅力的窗口行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四个中心”和“一个之都”的战略定位,要求首都旅游业把宜游、宜业、宜居作为重点来规划,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功能定位、旅游规划建设、推进古都风貌保护、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整合旅游资源带来了新机遇。今后,北京市政府将进一步推进北京旅游资源多样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利化、市场国际化,总体提高北京市旅游竞争力,让旅游业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建设的功能性产业。北京已跻身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行列,进一步提升北京旅游综合竞争力,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将有助于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

七、北京旅游业发展机遇与问题共存

从北京旅游发展环境来看,旅游业发展整体环境进一步趋好:首先,2014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 167元/人,北京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4.3万元,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基本的生活方式,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其次,《旅游法》的出台和实施,为维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最后,基于不可替代的资源条件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业无疑是北京的优势产业,北京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将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作为北京旅游发展的首要目标。旅游业发展应该和城市发展相协调、相一致,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业才能有长足发展和质的提高。北京市政府提出“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北京旅游业发展必须与此目标相一致,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目前,北京市在入境旅游、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专业人才等方面依然薄弱,旅游业在北京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旅游经济比重相对下降,可能意味着城市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旅游发展的支撑不够,或是意味着旅游发展与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融合度不高。总体来看,旅游业与北京市总体发展的互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构建旅游竞争力指数,全面评价北京市旅游发展现状,科学评价北京市旅游在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有利于明确北京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格局中的比较优势,找到与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发展差距,为北京市旅游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总之,北京发展成为国际旅游城市和国际一流宜居城市的关键之一就是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要以国际视角了解、分析其他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核心要素,解读这些城市的旅游发展战略,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北京自身在旅游发展中的短板,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以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20世纪90年代,城市旅游竞争力成为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外学者主要是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从旅游感知、旅游营销、旅游环境管理等角度进行剖析;大多数国内学者借助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从旅游业发展各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国外相关研究

Crouch和Ritchie(1994,1999,2000,2001)对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一个具有较强旅游竞争力的城市,应该能够吸引足够多的游客,满足游客需要,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核心旅游资源与产品、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城市管理等,强调地理、旅游、市场约束、行为混合、特殊事件、娱乐和上层建筑;辅助性因素和资源为强大的旅游部门提供必要基础,包括基础设施、可达性、便利资源。他们认为,从绝对的角度看,最富竞争力的目的地应获取最大成功,以长期经济繁荣为准绳来衡量目的地的竞争优势,最富竞争力的目的地可以最有效地为居民提供可持续福利。

外国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综合研究还包括各种竞争力模型,如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概念性模型、卡尔加里(Calgary)模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环境下市场竞争力决定因素图等。其中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概念性模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析模型,该模型是由长期致力于旅游竞争力研究的专家Ritchie和Crouch在1993年提出的国际旅游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修正和阶段性地更新构建出来的。该模型强调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并认为这种可持续竞争力是微观竞争环境和宏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竞争力的因子不仅包括目的地的核心资源和吸引力因子,还包括目的地管理因子以及众多决定目的地质量和附加值的直接因素和支持因素等。这一模型为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模型提供了参考。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将低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区分开,只是笼统地归于比较优势范畴,这样无异于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外延,缩小了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此外,该模型还存在着当前旅游竞争力模型的通病,即因子大多难以量化,不适合做量化分析。

Dieke认为城市通过满足各种旅游者的设施和服务,可以提高旅游发展的稳定性。这些设施和资源要比其他目的地在质量上可比、价格上具有竞争力。Brent(2005)认为,一个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应有能力扩大旅游收入,有能力在为到访游客提供令其满意而难忘的访问经历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访,有能力在实现上述能效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后代维护好该地的旅游资产。

Kim(2000)构建了一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其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包含了四个竞争力维度:主体、环境与资源是竞争力的首要来源;旅游政策、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旅游投资与旅游税率以及价格是竞争力的第二来源;竞争力第三来源是旅游基础设施、接待体系以及资源吸引力、开放性与旅游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第四来源是旅游需求、旅游就业、旅游业绩与旅游出口。这四个竞争力维度是旅游部门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Ernie Heath(2003)建立了一个目的地旅游竞争力模型。他将模型类比为一座房子,有地基、水泥、石块和房顶:“地基”是竞争力基础,提供和管理关键吸引物(历史、旅游、气候、事件、娱乐等);从事基础工作(个人安全和健康问题);提供授权者(基础设施、管理能力);对“价值附加”资本化(位置、价值和旅游地联系);确保适当的便利设施(航空、住宿、分配渠道等);关注经验提升(好客、服务出色、可信经历)。“水泥”凝固和联系了竞争力的各方面,包括通畅且透明的沟通渠道,平衡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群体,信息管理、研究和预测。“石块”对旅游发展非常重要,包括持久的发展政策和框架(政策和立法框架、组织和金融框架、资源和能力、投资气候、持久环境等原则)、战略全局目标市场框架(目标远景和印象、竞争定位、目标市场/需求管理、革新市场战略、游客满意度管理)等。“房顶”,是关键驱动,是竞争力中“人”的部分,包括分享旅游规划,指导旅游从业原则,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开发等。Gomezel等人将De Keyser-Vanhove模型应用到斯洛文尼亚的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发现该地在自然、文化及人造旅游资源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而在管理能力和需求条件上劣势明显。

鉴于旅游业日渐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关键部分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于2007年3月首次公布了“旅行及观光竞争力指数”(The Travel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dex,TTCI)。该指数从政策制度、环境质量、旅游安全、旅游基础设施、通信设施、旅游开放性、旅游人力资源、自然类旅游资源、人文类旅游资源、价格指数等1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年度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排名,研究拉动全球不同城市旅行及观光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指数,是评价旅游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可以用来概括性地评价与比较全球范围内不同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该指数将旅游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及其他相关指标相结合,揭示旅游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之间的平衡或不平衡;在评价旅游城市现实竞争力的同时,体现其未来发展潜能和趋势;不同城市的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出不同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同时又是城市发展的子系统。五个单项指数(旅游景气指数、旅游发展潜力指数、旅游吸引力指数、旅游行业支撑力指数和网络人气指数)相互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单项指数与综合指数之间的联系、单项指数与单项指数之间的联系。单项指数的衡量又需要指标对其加以落实,因此单项指数与特征指数之间又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景气指数与旅游发展潜力指数,主要反映城市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包括对发展状态和发展潜力的衡量;旅游吸引力指数和旅游行业支撑力指数,关注旅游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支持力度,衡量一座城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的条件;网络人气指数,关注旅游者及社会公众对旅游城市的感知与体验,包括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关注及对网络旅游信息丰富程度的衡量。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始于2000年前后,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随着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提速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从定量角度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从影响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维度,包括目的地环境、旅游产业、旅游设施、旅游资源和当地居民满意度等方面构建竞争力指标体系。杨森林、郭鲁芳、王莹(1996)出版的专著《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从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对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以陈兆坤(2001)、李树民(2002)等为代表的学者,多数是从分析单个城市或城市整体的旅游竞争力出发,从理论上论述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现状及提升措施。但这些研究对旅游竞争力的概念仅从字面上进行理解,缺乏深度。

之后,我国大部分学者的旅游竞争力研究带有明显的波特国家竞争力理论特征。黎洁、赵西萍(1999)借鉴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和竞争阶段理论,对我国的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张明清、刘超(2000)借鉴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理论对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所面临的竞争态势。缪婧晶、王劲松(2002)认为,除了传统的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目的地形象推广等领域外,政府干预在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快旅游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旅游市场有效竞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保继刚(2003)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构建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地域系统,防止同质的无序竞争,优化资源、资金、人力配置,以及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成伟光、李志刚、简王华(2005)运用波特竞争力理论并结合旅游产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以旅游资源为内核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黄耀丽(2006)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在宏观层面由政府主导机制下的城市之间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它在时序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旅游增长能力的动态过程。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借助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从市场表现、旅游资源、城市环境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龙江智(2010)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大小,从需求来看,取决于需求结构及其变化;从供给上看,取决于竞争要素的相对地位及其结构所决定的旅游地的相对优势。

此外,也有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竞争力进行其他阐释。曹宁等(2003,2004)认为,一个能够带来区域经济繁荣并且有利于城市整体发展,同时又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生活保障的旅游目的地,才是真正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他们还提出了提升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需要关注的六个关键性问题:核心吸引物、基础性因素、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资格性因素和管理创新。李万立(2005)认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中,旅游企业与国外相比“散、小、弱、差”,症结在于中国缺乏完备的旅游业产业链建设。刘维瑛、宋涛(2005)则提出在加入WTO 后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应从熟悉国际竞争规则、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信息化、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考虑如何提升目的地旅游竞争力。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书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对如何提升北京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城市旅游竞争力核心要素进行理论分析,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从北京区县和国内、国际城市三个层面对北京市旅游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以此揭示北京各区县旅游竞争力现状,定位北京旅游竞争力在全国城市和国际城市中的位置。再次,借助数据包络模型研究北京旅游发展的效率及阶段,通过空间溢出模型研究环北京地区旅游发展的相互联系。最后,从产业融合角度,探讨北京旅游业与农业、商业、会展等行业的融合,全面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

本书总体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对“旅游”“旅游产业”“城市旅游产业”的概念及“城市旅游业发展动力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和科学界定,为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量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基于对城市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按照综合性、系统性、层次性、公允性等原则,设计城市旅游竞争力核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并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综合评价方法,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第三,根据已构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核心要素理论指标体系,分别从北京区县、全国城市和国际视野三个层面对北京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网站,收集北京、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及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样本城市旅游竞争力核心要素数据,为全面分析城市旅游竞争力核心要素准备充分的数据资源。

第四,借助统计学综合评价的思想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以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指标体系为基准,根据各层面样本数据的不同,结合样本实际设定具体的衡量指标,确定基于不同样本的、可用于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据此分别对北京区县、国内知名旅游城市和国际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与比较研究。从不同层面探寻北京旅游竞争力的优势与短板,找到与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差距所在,为提升北京旅游竞争力、发挥首都旅游示范效应、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第五,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分别对2002年、2008年和2014年北京市的旅游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北京旅游发展中要素的使用效率及旅游发展阶段;从动态角度对北京旅游效率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在不同阶段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北京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利用空间溢出模型研究环北京地区旅游业发展空间关系,验证北京与周围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影响。

第六,借助投入产出表,研究北京旅游业与农业、文化、商务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发展规律和融合模式等,通过研究北京市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现状,为北京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有助于北京旅游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二、研究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本书的比较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以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为研究单元,比较北京旅游竞争力在全国的水平及位次变化;其次,在国际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部分中,将北京、巴黎、纽约、伦敦和东京的旅游竞争力从不同维度进行比较;最后,对北京市不同城市功能区和16区县旅游竞争力优势、短板进行比较。

(二)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在城市旅游业发展综合指数分析研究中,通过对2014年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横向对比,分析10个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通过与2007年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结果的动态对比,找出引起城市旅游排名变化的主要因素。

(三)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书主要侧重实证研究,但充分强调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基于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指数对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过程和趋势进行实证分析。

(四)系统分析法

在系统认识的前提下,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过程分析。理论上,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实证上,将旅游竞争力看成一个复杂的机制,分别从区县、国内和国际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讨论和系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