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布施町:葛饰北斋与梵高,令人折服的独特魅力?

更新时间:2023-08-16 18:33:17

日本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浮世绘画家,叫做葛饰北斋,他是江户时代的人,可能我们国内很少有人听说过,但是其实这个人非常有名的,他是"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其绘画风格影响了后世很多大画家,其中就有梵高、马奈等等印象派绘画大师,这次我来到的地方就是葛饰北斋晚年进行创作活动的小布施町。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发现小布施町的魅力吧。

小布施町北斋馆

江户时代后期的画师葛饰北斋(1760~1849年)第一次来到小布施町是在1842年,等到了其83岁的时候,北斋拜访了小布施町的维新先驱高井鸿山(1806~1883年)的住宅。 其中有很多种说法,比如在江户进行维新文化活动的高井鸿山认识了北斋,邀请他到小布施町,或者是由于当时的改革而被禁止奢侈,让葛饰北斋在江户的创作活动变得困难等。契机姑且不论,据说北斋一生4次访问小布施町,根据高井鸿山的要求完成了很多作品。

据说葛饰北斋一生修改了30次雅号。 在小布施町度过的雅号是“画狂老人”。 当时85岁的北斋,在小布施町东町祭屋台天花板画出了《龙》和《八方睨凤凰》,第二年在町祭屋台天花板画出了《男浪》和《女浪》两幅图组成的怒涛图。

《怒涛图》怒涛图中描绘的浪花,让人联想到以《富岳三十六景》闻名的《神奈川海浪里》,充满了亲笔画特有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了挂在“为画疯狂的老人”画上的气魄,里面还充满着中国画的特色,据说是学自南宋四家之一的马远的绘画风格。

葛饰北斋在小布施町逗留期间画的这些亲笔画被称为“小布施物”,其作品群可以在从小布施站步行12分钟的美术馆“信州小布施北斋馆”看到。 在北斋馆,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葛饰北斋晚年的杰作《富士越龙》,其是画的一条在富士高岭升天的龙,描绘两个游女柔软姿态的《二美人》等等。北斋馆会按时间更换展出,还有介绍北斋轨迹的年表等,用来介绍北斋的人生。作为能够了解北斋一生的珍贵美术馆,北斋馆至今仍有很多外国人到访。 从令梵高和塞尚等世界画家也为之倾倒的北斋的画作中,感受一下日本人细腻的审美意识吧。

高井鸿山纪念馆

与晚年的葛饰北斋共度时光的高井鸿山,经常会邀请学者和艺术家们开沙龙。 葛饰北斋第一次访问小布施町时,高井鸿山年仅37岁,对突然来访的葛饰北斋感到非常惊讶,但还是提供了资金援助,营造了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创作活动的画室,并给予了款待。 2人超越了年龄的差距,互相尊敬,加深了友谊,甚至互相称呼为“老师”。 而且,爱好画画的高井鸿山把葛饰北斋尊为老师,共同完成了很多作品,其后面高井鸿山的大多数作品都受到了葛饰北斋的巨大影响。

从北斋馆步行3分钟,就能在“高井鸿山纪念馆”中看到其真迹。 这里还保留着当时高井鸿山居住的住宅和仓库,以及藏祭典小摊的“小摊库”和“谷藏”,在作为书库使用的“文库藏””中,高井鸿山以葛饰北斋的画稿为基础完成的《象与唐人图》。

另外,鸿山纪念馆的看点是鸿山与幕末思想家佐久间象山等文人墨客交谈的书房兼沙龙“表然楼”。 在这里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鸿山的遗物,还可以一览北斋和鸿山眺望的“雁田山”。 去鸿山和文化人交谈的空间,回想一下他们眼中的小布施町的美丽怎么样? 从北斋和鸿山相谈的一个房间“表然楼”眺望雁田山。

围绕北斋的小布施町散步,从“北斋馆”乘车7分钟左右的寺院“岩松院”的正殿一定要去。 在这里可以看到北斋去世的前一年,88岁的时候,在小布施町花费1年时间画的杰作《八方睨凤凰图》。 用榻榻米21张、150两颜料完成的《八方睨凤凰图》是凤凰在天花板上飞舞的超大型作品。 到现在为止的约170年间,一次也没有被更换过,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酿造的亲笔画的力量。

1472年开山的岩松院,是北斋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岩松院位于从北斋馆乘车5分钟左右的山间,到古寺的路程中有栗林,苹果地,葡萄地,是能够充分享受小布施町自然的散步道。边感受着北斋和小林一茶到访的岩松院的风情,一边去小布施町旅行吧。

小布施町现在虽然从市中心乘车3小时左右即可到达,但当时过去要步行越过山,越过山谷,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旅途。北斋在83~88岁之间,多次往返于距离江户约240km的小布施町,这种体力实在是令人吃惊。不知道是因为“为了画画”的目的,还是因为小布施町独特的魅力呢?!追寻大画家葛饰北斋的足迹,探寻其折服梵高的独特魅力,重新发现小布施町这个独特景点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