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原汁原味的南岗千年瑶寨(南岗千年瑶寨旅游攻略)

更新时间:2022-08-26 08:33:06

走进原汁原味的南岗千年瑶寨

陈瑜

南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至少起源于宋代,延续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连南南岗(包括其它八排瑶族)的祖先被认为是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瑶族最早居住于洞庭湖以北,后来,因为战乱和受歧视而逐渐向湘粤桂三省边境处迁移,隋唐、宋朝时期,瑶族分多路逐渐向广东省内迁移,而明朝为最盛。连南八排的瑶族据说是经过湖南道州、江华等地而迁来的。


我跟随朋友,驱车前往连南县南岗千年瑶寨,崎岖的山路,飘过路边的风景,引领我们向山顶爬行,七拐八拐,来到一个牌楼前——南岗排,远望山峦如黛,一览众山小,周围山势险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经过牌楼,又是一段上行的山路,穿行的瑶家姑娘身着瑶服,格外艳丽,抬头举望,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典建筑民居遍布山岗,古屋一律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独特,极为壮观。


古镇依山而建,房屋层叠,错落有致;石板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走进古寨,仿佛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让人感受到瑶族历史的悠久和传统文化的古典美...

下车拾级而上,这些瑶排建在千米高山陡坡之上,依山傍坡,密密排排,重重叠叠,堆垒上山,往往是前面房子的屋顶和后面房子的地面平高,其间有一条走廊过道。横街直巷,巷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把各家各户串连起来,形成瑶排的格局。有古朴别致的吊脚楼,有凌空高挂纵横交错的竹水笕,有生火烟熏并举的火炉塘,有下作牛栏上作储粮的粮仓,还有原始的酒坊、豆腐坊、榨油坊,一砖一瓦,一门一户,朴素地展现着瑶族人千百年前的生存状态。

一不留神,心飞到了千百年前的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看见瑶族人欢笑行走在这土地上,自然淳朴。修建的房屋,别具特色,部分虽然年久失修,但颓门败瓦之间,仍然显露出当年的气势。寨王的房屋,门前无比开阔,远处的青山云雾缭绕,连一眼看三省的“三州山”也都拜倒在寨王的门下。

据说,站在“三州山”的山顶,可以看到分属广东、广西、湖南三省的连州、梧州和荆州。在古寨的中间,有一片宽阔的石阶,是古寨的“中心广场”,每逢大事喜事的时候,瑶族人们就在这片空地上开会讨论,喝酒庆贺。让人对瑶寨鼎盛时期的歌舞升平心怀向往。古寨外的石墙口,几棵古老的松柏树依偎着,仿佛是古寨的最后守护者,跨入石墙口,顿有仿如隔世的感觉。千百年前瑶家浓郁的风情画面一下子展现在眼前,风中仿佛都带着一丝扑朔迷离的神秘气息。

房屋顺着山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半山坡上,因而这类聚居在半山上的瑶民被称为排瑶。南岗千年瑶寨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隋唐时期,排瑶的祖先迁移到连南山区,为了躲避兵匪的侵扰,他们在险峻的高山上建寨聚族而居。明代时已具相当大的规模。南岗排的规模比其它排大,人口也比较多,鼎盛时期有600户5000多人,故又被称为“大哥排”、“首领排”,其建筑也比其它排好,而且独具特色,南岗千年瑶寨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瑶族山寨。

我们穿行在古寨内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一步一风景,古老的房子和山峦叠嶂的风景绝妙地配搭在一起,古朴而秀丽,阳光在青砖、黑瓦、枯木间投射下来,照着地上的青苔、石板、野草,这一片景象,清新中又带有一点苍凉。寨内还有千年石棺。千年古树,明清石拱桥等,但却没有汉族士大夫钟爱的那些题刻,那些楼阁,那些小桥流水……她像一个素面的山姑,羞涩地躲在葱笼的林中,却有着更令人愉悦的山野之风。古屋前、石阶上,偶尔能见到身着瑶族服装的老人和小孩。由于山寨建于深山之中半山之上,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瑶族人们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上世纪80年代起,省政府拨专款作移民经费,大部分的瑶民都搬到山下的三个村落居住。现在的南岗古寨,只剩下几十户,百多人居住了,大部分还是老人小孩。

漫步古寨,仿佛是在时光之间游荡,听到了岁月变换中发出的沧桑叹息。远离现代都市文明,贫穷就像一道阴霾尾随着这里布满沧桑的老人,拿出自家的土特产在沿路叫卖,一毛钱一个的熟芋头,一块钱一个的鸡蛋,一元钱一碟的花生,还有那佝偻着身躯的老人手持着碗向游人乞讨,声音是那么低沉和凄凉,让我们的心情特别沉重,那身破旧的瑶服,那眼神,那姿势,那份渴求,在我脑海子挥之不去。不知道我们走进古老瑶寨是去欣赏什么,就像欣赏电影《红高粱》一样的伤感和喟叹!

把丑陋的东西展示给人看,莫非这就是都市人猎奇的把戏?农村出身的我,太了解大山里人们的艰辛,社会发展如此迅猛,让都市人奢华,为何这缕幸福的阳光却照射不进着这古朴的山里人们?刀耕火种,手提肩挑,那田土很少的山地人怎样才能奔上小康?

由于基础条件不具备,游客来了,看了,转了,走了,夜幕降临,瑶寨又恢复了凄迷的宁静。

标签: 南岗千年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