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巫溪没去的景点还有哪些(巫溪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6-08 08:32:59

大美巫溪

人与大自然的每一次亲密接触,都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对话。旅行和我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一样,是日常生活中发亮的那一部分,是生命中一旦拥有就再不能失去的奢侈品!如果大美巫溪的景点你还没有去过,应该是种人生的遗憾。春节是全家团圆的美好时刻,这个长假带上家人,去看看巫溪的美丽风光。

红池坝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巫溪县的西北角,是中国西南部最大的高山草场,坐拥“全球最大的云中花海”“南方最大的观雪胜地”等美誉,更被誉为“中国的新西兰”,号称“中国地理国心”。

景区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草场总面积达253.8平方公里,包括云中花海、天子城草原、西流溪、团城等区域。红池坝海拔在1600米~2630米之间,每立方厘米有2000个负氧离子,酷暑天平均气温低至17℃,是夏季休闲避暑绝佳胜地。

2002年,巫溪红池坝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2年9月,重庆巫溪红池坝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是长江三峡及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成为重庆旅游窗口新一张靓丽的名片。

有红池坝高山草场、夏冰洞、三色池、云中花海、西流溪、扎鹿盘、春申君故居遗址等景点。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坐落在后溪河的深山峡谷之中,南北高山横亘,东西峡谷透穿,街道偏窄,依山傍水,三面板壁一面岩,人称七里“半边街”。镇上建筑古色古香,多数楼房系竹木结构,临河而建,下面斜立木桩,柱上支撑木楼。这些悬空的房屋,称之为“吊脚楼” ,貌似东倒西歪,有倒塌之险,实则牢固耐用,无倾覆之忧。后溪河从吊脚楼下穿过,把古镇一分为二,彰显出巴楚独特的水乡之妙。游览古镇,不觉其旧,唯感其新,更觉她奇。这里的山,自然的美;这里的水,美得自然;这里古朴的建筑,奇得迷人;这里的民俗风情,令游人陶醉。

镇东“十八罗汉”石蹲,是白莲教起义军的据点遗址。镇南半山腰的女王寨,镇西山麓上的桃花寨,是明末清初李自成起义军扎营抗清的山寨。镇西高耸入云的二仙山,状若金字塔,山腰仙人洞,有“一局残棋说烂柯”的神奇传说闻名于世。镇北宝源山麓,一洞嵌于山根,洞口有一石龙头,为西汉时期雕塑,盐泉从龙嘴喷涌,这便是被称为“宝源天产”的自流井——白鹿盐泉。盐泉处汉代建有龙君庙。传说先秦时代,有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大宁场成为我国最早制盐地之一。在清乾隆年间,有盐灶336座,煎锅1008口,号称“万灶盐烟”。

宁厂古镇是重庆市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拥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远古时期是“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的人间乐土。在唐尧时期就是盛极一时的巫咸古国本土。因盐而兴,历史上曾设立郡、监、州、县。有过“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吴蜀之货,咸荟于此”、“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辉煌。宁厂古镇是三峡地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堪称世界的 “上古盐都”和手工作坊的“鼻祖”。明正德(1508)年间爆发的“灶丁起义”,首开世界工人运动先河,比欧州产业工人运动还早300多年。

云台寺

云台寺坐落于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云台村,海拔1200余米,云台寺前身为道佛杂糅的云台观,最早修建于隋炀帝时期(即公元608年),云台以其天然形成之高、险、奇特著称于世,与奉节县白帝城、忠县石宝寨齐名。历代皆誉为“川东古刹之冠”。文革期间被毁,于2004年开始恢复重建为佛教寺庙,礼请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荆州市佛教协会会长、章华寺方丈心继大和尚驻锡该寺,是为开山住持。云台寺现正在逐渐完善中,古刹由此焕发异彩,更有佛光奇观显现。

兰英大峡谷

兰英大峡谷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双阳乡、兰英乡,有“重庆第一深谷”之美誉,峡谷全长100余公里,谷底最窄处仅有13余米,平均深度1500余米,最深处达2400余米。

北门城楼漫滩路

大宁古城历为郡、监、州、县治地,明清以来称县城。而城垣修筑,明代以前无考。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三年,知县熊登第以工代赈,改建城垣,沿大宁河岸由北门至东、南门,直抵龙岗山崖,用条石修筑城墙长280余丈,高1.8丈,兼作护城河堤。改四门之名为:东宾作,西宣成,北拱辰,南阜时。自此城垣始固,几经洪水,城垣无损。解放后,四城楼俱毁,北门因建农具修配厂而埋废,只剩东南二城门尚存。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县政府为防洪护城,多次对古城墙进行复修加固。90年代末,县政府因扩建裕宁街,南门湾古城墙及古南门俱毁。2008年以来,县政府拨款复修东、北二门城楼,翘角飞檐、登阁观澜。修建宁河漫滩路,休闲漫步、临河观光;打造古城风情街,宁静典雅、古色古香。其中北门,便是仿照百前年威尔逊来巫溪时留下的照片而重建的。

九层楼

出巫溪县城北门,沿大宁河左岸北上里许,就来到古寨遗址——九层楼。这里是剪刀峡入口处,两岸悬崖壁立,峭壁千仞,与宁河对岸的二墩崖对峙,为古时县城北门犄角之势,扼宁河上游水陆来路。

九层楼又名高家寨洞,位于渝陕公路上方300多米处的绝壁上。九层楼之险,险在悬崖峭壁,无路可通;九层楼之绝,绝在猿猴难攀,飞鸟罕至。光绪《大宁县志》载:“洞现石梯九级,若岑楼然,其深不可测,昔人据以为寨。”洞口上方岩罅,曾有9根楼枕若梯状横插罅口崖壁,现凭肉眼仍能仰视。洞壁上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高家寨”三字,旁留有搁楼枕的石孔,由低到高共九层,内有通道为泥土堵塞,不能入内。寨洞下方一偏岩豁处,水声潺潺,不见其流,但闻其声,人称“听泉”。九层楼其山上峰顶,古时建有玉皇阁,香火极盛。

九层楼现存楼枕历经风雨而不朽,到底是古时人们避匪的山寨,还是神人留下的仙迹?是何人何时因何而建?而今我们都无法考证。

剪刀峰

剪刀峰耸立于剪刀峡中段右岸,两峰对峙,拔地而起,形如剪刀。侧看峰尖似笔,横看峭壁如屏,仰望直插云霄,俯瞰碧波荡漾,双峰倒映水中,波动影摇,一张一合,好似利剪在裁剪五彩云霞。

剪刀峰是大宁古城通往宁厂古镇的古盐道上的重要关隘。自秦汉以来,秦巴盐道就是蜀东通往陕南鄂西的唯一通道,经历代盐商捐银逐朝修葺而成古道规模。剪刀峡盐道是秦巴古道最为崎岖险峻路段。古道沿大宁河右岸,蜿蜒于剪刀峡谷的悬崖峭壁间,时而垂下低临河谷,时而直升攀越高崖;时而天路悬绝壁,时而鸟道凌云霄。足登凿岩石阶,身临万丈深渊,其道之险,令人颤栗心惊。稍有不慎,就会滑落山崖,粉身碎骨,葬身于数百米下大宁河波涛之中。登临剪刀峰,可领略山道之嶙峋,秀峰之雄健,关隘之险峻,山河之壮观。真可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清代著名诗人陈杏昌游历剪刀峰后写下了千古佳句:

其一:蜀道蚕丛不易行,几多天险未裁成。

奇峰恰似并州剪,剪却崎岖路自平。

其二:曾住益州未梦刀,如何一望竟凌霄。

山灵幻出裁云手,好共春风播柳条。

剪刀峰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传说神奇。相传西汉末年,王莾篡权,率兵追赶刘秀来到这里,欲置刘秀于死地。王莾对准刘秀“嗖”的一箭射去,正当危急之际,忽然雷鸣电闪,天宫织女抛下一把金光灿灿的裁衣剪,化作山峰一座,挡住了王莾的利箭,救了刘秀。

放眼望去,宁河右岸岩壁上遗留的一排排栈道石孔,悬崖上悬空的秦巴古道,连接两岸的铁索人行桥,沿河延伸的渝陕公路,宁河碧波中戏浪的漂流竹筏,奇妙地构成了大宁河峡谷古今交通的缩影,留下了历史前进和岁月更替的点点足迹。而今,渝陕高速公路规划修建在即,“山灵幻出裁云手,剪却崎岖路自平”,已不再是人们的一种奢求。

神奇鱼泉

巫溪县宁厂古镇衡家涧社区的李贤惠家,在屋后凿出一口脸盆大小的神泉:当地一遇雷雨天气,泉洞里每天都会涌出上百斤鱼,当地人人皆知,甚至吸引了周边陕西、湖北等地市民前往一探神奇。

李贤惠家坐落在大宁河畔,紧依一处山崖下。“20多年前炸山,炸出了小泉眼,不时有零星的鱼儿游出。后来我家房屋建在这里,20多年了一直在出鱼!”李贤惠自豪地说,每年3月到9月是出鱼最频繁的季节。每当下雨,特别是暴雨之后,家背后一个洞里就会流出许多半只筷子长的青色鱼儿,最大不过2两重,因通体肥美,肉嫩骨细,形似油桶,被当地人称作“油桶子”,其味道跟长江常见的“黄辣丁”差不多。

为了寻得泉源,2008年6月,李贤惠在父亲支持下开挖“鱼泉”,在花费10多万元、挖入房屋底下16米后,再向山体方向挖掘10多米,他们凿开了一个脸盆大的洞,洞里涌出冰凉的阴河水。

从此,每逢下雨或打雷之后,随着大宁河涨水,许多“油桶子”从这个泉眼流出来。李贤惠称,最好时一天可捕到300多斤鱼,差的也有100多斤鱼,但其他天气情况下,泉眼里流出的鱼则很少。

和尚拜塔

大宁河宝源山对面山上,有一块方方正正,高30余米,直冲云霄的巨石,形如令牌,人称令牌石。令牌石下与山崖主体之空隙间,独立一石柱,高10余米,貌似人形,作躹躬作揖状,另有一石桩,如和尚跪拜,这就是大宁河驰名景点名为和尚拜塔。

传说在很久以前,隔河相对的宝源山里藏有无数金银财宝。一天守塔的和尚中,有一个想去宝源山盗宝,便吩咐另一和尚在塔边守护。守塔和尚在塔下守呀、守呀,通宵达旦后,未见盗宝和尚归来,在坚持不住时,便打起瞌睡来。天亮时,盗宝和尚转来,两个和尚为此便拳脚相对,打得不可开交。佛祖知道此事,认为和尚心存邪念,守塔不诚,罚他俩终身守塔,不许离塔半步。结果,和尚化成石峰,千年守护搭下,变成了而今的“和尚拜塔”。

荆竹坝岩棺群

荆竹峡位于大宁河上游东溪河中段,全长7公里,南距巫溪县城21公里。两岸巉岩对峙,荆竹苍翠,绿树丛生,古朴而原始,幽静而神秘。

荆竹坝悬棺就呈现在西岸绝壁100多米高的岩罅里。24具黑灰色棺材,首尾衔接,嵌置于悬崖峭壁之上,属重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景点。

荆竹坝悬棺群的所有棺材,棺盖棺底皆整木剜造,刀劈斧凿,工艺粗糙。1980年8月,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来此取下18号岩棺,棺内有一对少年男女的尸骨,女性颅骨有一创洞,疑为锐器击打致死,殡葬物有青铜手镯和带钩。据史学界鉴定,系西汉以前濮人所葬。

东岸山麓下,有蔡伦式造纸厂,古色古香。绝峰半腰有飞瀑直下,十分壮观。谷底,在渝陕公路旁,于上世纪未建有“汉风神谷”巫文化展馆。游人至此,既能访古寻幽,又可休闲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