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攻略玄武湖公园(南京玄武湖旅游攻略)

更新时间:2022-08-25 17:34:56

玄武湖公园(Xuanwu Lake Park),古名桑泊、后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国家重点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之一,被誉为“金陵明珠”。

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著名景点有玄武十景、玄武晨曦、玄圃等。其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期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均系皇家禁地,直至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为玄武湖公园之滥觞。

玄武湖景区包括情侣园、北极阁公园、九华山公园、台城、鸡鸣寺等,并龙蟠路以北的局部地区,包括白马公园。

风景区的整体结构可总结为“三线、四湖、五洲”。“三线”为“都市游乐线”、“自然文化线”和“生活风尚线”;“四湖”分别为优雅高贵的“后湖”、活力繁盛的“北策湖”、浪漫幽静的“西邸湖”、休闲清新的“南渡湖”;“五洲”是以水韵文化为主的环洲、以园苑文化为主的樱洲、以历史文化为主的“梁洲”、以现代艺术文化为主的“菱洲”和以生态文化为主的“翠洲”。

四字景点

玄武烟柳

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五洲春晓

玄武十景之一

环洲烟柳

玄武湖名景之一

鸡鸣春晓

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情侣园馨

玄武十景之一

梁州秋菊

玄武湖名景之一

站映湖光

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莲湖晚唱

玄武十景之一

翠洲云树

玄武湖名景之一

明城龙蟠

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台城烟柳

玄武十景之一

樱洲花海

玄武湖名景之一

北湖烟柳

老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古塔斜阳

玄武十景之一

菱洲山岚

玄武湖名景之一

北湖二游

老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九华朝晖

玄武十景之一

玄武晨曦

玄武湖名景之一

太平提畔

老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鸡鸣晚钟

玄武十景之一

古阅武台

玄武湖名景之一

鸡笼云树

老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西提秋月

玄武十景之一

北湖艺坊

玄武湖名景之一

鸡鸣寺台城等

05版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月湖笙歌

玄武十景之一

六朝玄圃

玄武湖名景之一

九华山台城等

05版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古墙明镜

玄武十景之一

武庙古闸

玄武湖名景之一

玄武十景

成于六朝时期,基本围绕玄武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玄武十景是玄武湖景区最具代表的景点,也是玄武湖景区游览中最重要的节点。

玄武十景分别为:五洲春晓、侣园馨风,莲湖晚唱、台城烟柳,古塔斜阳、九华朝晖,鸡鸣晚钟、西堤秋月,月湖笙歌、古墙明镜。根据意境,配有诗歌,别有一番意韵。

玄武湖公园图册(49)

玄武湖公园图册(49)

台城烟柳

沿鸡鸣山东面的马路向前,经过鸡鸣寺大门向西,保留着一段城墙,这就是台城。城墙全长253.15米,外高20.16米,下以条石为基,高7.36米,基石上的城砖高12.8米。由于这里距六朝时代的建康宫不远,后人通常称之为台城。历代文人墨客到金陵都会去台城凭吊一番。唐代著名诗人韦庄曾在此凭吊:“无情最是台城 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句脍炙人口。台城故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东端与明都城相接,西端为一断壁。

环湖风光

环湖路景观带全长9.5公里,总面积55.1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48.2万平方米。有玄武晨曦、武庙古闸、明城探幽、十里长堤、观赏园艺、杉林氧吧等景点。

玄武晨曦

玄武晨曦位于玄武门入口南侧,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东临玄武湖,西偎明城墙,南侧为水杉林。是集休闲、观景为一体的景点,每天有众多游人在这里欣赏南京城山水城林之美。

北湖艺坊

北湖艺坊位于玄武晨曦南侧,由三栋建筑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6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明清风格。

十里长堤

十里长堤是连接太平门与和平门之间的一段长堤。绿柳如烟,长堤凝翠,一年四季景致各有特色,尤其以春天的柳色更为迷人,在“金陵四十八景”中享有 “北湖烟柳”之美誉。十里长堤总长2100米,沿湖桃红柳绿,烟雨朦朦,蕴藏着无限的诗情画意。

明城探幽

明城探幽景区(解放门――太平门)长1300余米,一侧为古朴延绵的明城墙,另一侧为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紫萼、鸢尾、万年青、石蒜、吉祥草等耐荫地被布满园区,是一个宁静幽雅的景区。

武庙古闸

武庙闸是玄武湖主要的出水口,也是南京最早的水关。明太祖朱元璋建造南京城时一并设计、建造了大闸。武庙闸的工程设计在当时是世界一流水平,至今仍在使用。后建了三曲长廊、观景轩、方亭、赑屃(bi xi)驮碑等建筑。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湖印月

后湖印月位于新模范马路隧道门附近,面积约146平方米。唐代的建筑风格。整座建筑依据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游览玄武湖,留下的诗篇佳作而命名,是玄武湖甚至南京最佳赏月地之一。

古墙明镜

浅池、卵石、假山、芦苇与池畔水杉林、古城墙组成了“湖外池”景观,池中放养很多金鱼。

杉林氧吧

杉林氧吧位于玄武门入口北侧,长约600米,栽植了大量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氧吧,林中设置了许多木栈道、木平台、以及一些造型别致的木屋,是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休闲胜地。

情侣园馨

情侣园,位于金陵城北,南邻玄武湖,东枕紫金山,交通便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在此游览、观赏、休闲、娱乐,也有众多情侣在此拍摄婚纱,举办婚庆等活动,也有大量的青少年学生在这里学习植物科普知识。园内流水回绕,花木葱郁,景色优雅宜人。

湖田轩

湖田轩位于和平门附近,建筑占地276平方米,风格是六朝时期的屋面简朴、宋代时期的构架和明代时期的格局相结合,将正房、曲廻的长廊浑然组成。在建筑的主体边,是一组大型浮雕塑像,表现了当年王安石泄湖为田的故事,湖田轩也是因此而命名。整个建筑与这组浮雕形成了宋代建筑风貌。

玄武门

玄武门是南京明城墙,玄武湖公园大门。1910年两江总督端方筹办南洋劝业会,为了增加游览景点,方便游览玄武湖,决定新辟城门通向玄武湖,并将玄武湖辟为“五洲公园”对外开放,后由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1928年7月更名为玄武门,1929年,蔡元培先生应邀书写了“玄武门”三字。并沿用至今。刚辟时为单孔券门,1931年玄武门改建为三孔券门。

解放门

解放门是1954年新开的一道城门,位于。玄武湖岸边这段从玄武门至太平门的明城墙,是南京城现存最长、最完好、最高大的城墙段。经过整修,在该门上修建了南京城墙博物馆,使得解放门、旁边的台城和该博物馆成为了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1952年,为方便这段城墙内外的交通,并为防空疏散的需要,南京市决定在北极阁山下的台城与明城墙的交接点附近新开此门。南京明城墙在台城处分为两支,一支沿着玄武湖继续向西北延伸,直至玄武门以及更北的神策门,另一支则在经过解放门后在鸡鸣寺旁结束,是一段废城墙。虽是废城墙,但其高度却远远超过了沿玄武湖段的城墙,背后又有鸡鸣古寺作为陪衬,风景相当优美幽静的。

太平门

太平门是明城墙13座城门中的一座,玄武门未开辟前,城内游人到玄武湖,必自太平门出。南京太平门在南京市明代内城城墙东北角,已开辟为龙蟠中路,在城垣遗址上,建成金陵御花园和太平花园等小区;太平门外侧为玄武湖公园和白马公园。

和平门

位于玄武湖北,明神策门附近。神策门也为明城墙13座城门之一,玄武湖的该处入口也沿袭了和平门一名。

明代京师南京城墙在修建过程中则普遍将瓮城设于城门内,称为内瓮城。唯独神策门采用了古老的外瓮城结构,因此她也成为了十三座城门中结构最独特的。神策门处建造外瓮城主要是最大程度利用险峻的山势,依山而建的神策门,如果把瓮城建在城门内不利于防守,明太祖朱元璋才将神策门的瓮城设计建在了城门外面。后来将和平门开辟为和平门公园,和平门同时也跟南京明代城墙一样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阅武台

古阅武台建于玄武湖南面,位于解放门至太平门之间的环湖路边。这一景点是根据史书记载的,六朝时期各个朝代在玄武湖举行阅武活动的史实建造的。古代的玄武湖“北至红山,西限卢龙”,“周长四十里”面积是其三倍多。且毗连六朝时期的宫自然成为历朝皇帝训练和检阅水师的极好场所。

蛮触相争六代豪杰成梦化,风云共济九洲兵甲化锄草。历史上的玄武湖还是训练和检阅水军的中心基地。宋孝武帝时曾二次在湖上大阅水军,故又有昆明湖、练湖之称,民间却称之为饮马塘。陈宣帝太建十年,阅军湖上,桅樯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万,楼舰五百,雄伟壮观。

玄武湖在古代是水军操练和阅武之地。始于东吴,盛于南朝陈,所以,玄武湖亦称练湖、习武湖。史料记载:东晋大兴三年(320),晋元帝“是岁创北湖,筑长堤,以壅北山之水;东至覆舟山,西至玄武湖六里余,以习舟师。”宋元嘉五年春甲申,文帝驾临玄武馆阅武。宋元嘉十六年,文帝阅武于北郊(玄武湖畔)。宋大明五年、七年,孝武帝两次阅兵于玄武湖。梁大同四年八月,梁武帝阅兵于乐游苑(玄武湖畔覆舟山)。陈太建十一年,陈宣帝阅兵于习武湖。陈至德四年,陈后主至玄武湖阅水军。其中,玄武湖最大规模的阅武是南朝陈太建十一年(579),是年八月,宣帝陈顼阅军湖上,桅樯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万,楼舰五百,雄伟壮观。后人歌曰:“五百楼船十万兵,登高阅武阵云生。定知战艇横瓜步,应有军牙拥石城。湖上秋空丝竹支,江头潮涌鼓鼙声”

六朝玄圃

玄圃位于玄武湖湖边的最西南角,古城墙的拐角处。玄武湖玄圃占地30余亩,玄圃共分三栋建筑,为六朝风格。进入玄圃先要经过一个古香古色的门牌坊,两个白色的混凝土门牌墩,上面的刁拱和檐壁尚未油漆,地上一块刻着“玄圃建园记”的大石碑。玄圃展现的是南朝建康时期皇家园林的建筑风范,更是中国园林史上的瑰宝。

现玄圃为“六朝文化地标”,建有“天籁清音馆”、“明月轩”、“芙蓉坊”及“净明情舍”等游览景点。“古玄圃”建于齐,改建于梁,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私园。太子于园中建亭馆、凿善泉池。邀集各人文学史泛舟湖上。游咏其间,并在此编著《昭明文选》。

环洲

环洲总面积12.77公顷。环洲是一条形如玉环的陆洲,从南北两面伸入湖中,从南北两边伸向湖中拥抱着樱洲。又因其形曲如环而得名。碧波拍岸,细柳依依,微风拂来,宛如烟云舒卷,故有“环洲烟雨柳”之称。

环洲是旅游胜地玄武湖内的湖心岛之一,由玄武湖循翠虹堤进去不远处即为环洲。旧名长洲,洲上古迹众多,有湖石假山、郭璞衣冠冢、儿童乐园、喇嘛庙、诺那塔、风荷苑、米沛拜石等景点。莲花广场也坐落于此。东北通过跨越莲花港的白桥与樱洲相连。

假山瀑布位于环洲南端。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太湖假山石堆砌成了形态各异的园林佳作,它们或似苍鹰展翅,或似猿猴啸天,或似禽栖兽踞。绿化层次感和色彩感非常美丽和谐。假山前的童子拜观音石为珍贵的太湖奇石,系北宋花石纲遗物,因其形态极似而得名。石高6.3米,宽0.9米,具有太湖石“瘦、透、漏、皱”的典型特征,是太湖石中的精品。假山之巅,引瀑布飞流直下,泻入凿地而围的水池。是进入玄武湖后名副其实的第一景点。

郭璞墩位于环洲西端。存石亭一座,仙墩置石一块。是玄武湖地势最高处。郭璞墩为东晋著名文学家、科学家郭璞的衣冠冢。郭璞景区建设以东晋时期为历史背景,体现六朝风格,沿轴线建设了郭璞雕像、不老门、等景观,彰显郭璞仙墩古朴隆重之气。

郭璞纪念馆位于环洲,郭璞墩北,建筑面积182平方米。集中介绍了东晋著名文学家、科学家郭璞的一生和学术成果,特别是风水方面在中国的影响。

米芾拜石位于环洲北端。由三块天然巨石组成,其中最重的过36吨,在南京已属罕见。米芾是宋代书画家,玩石如醉如痴。相传米芾见奇石便“三拜九叩”,故有“米芾拜石”的典故。

莲花广场位于环洲北端,占地约50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3000多人,广场以荷叶、荷花造型为构图,12米高的莲花仙子雕塑及四个憨态可掬的莲花童子是广场的主题标志。为国内景区规模最大、品种较全的表演区。

莲花精舍和诺那佛塔位于玄武湖环洲东北角,莲花港景区一角。莲华精舍和诺那佛塔现主体建筑保存完好。始建于1937年,建筑形态精美,莲华精舍是一座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殿堂;诺那佛塔为九级六面,钢筋水泥结构,有唐宋风格。底级四面刻有碑文,系国民党元老居正所撰。

风荷苑西岸背倚假山,有亭台楼榭滨水而建,屋为木结构,有六朝建筑遗风。坐在楼台上面向东北,可以看到樱桥卧于水面,水中倒影飘逸。东南湖面上更是满目荷花,别有一番“荷香带风远,莲影向根生”的意境。

月季园位于环洲东端,占地约7200平方米。栽植月季5000多株,200多个品种,有树状月季、藤本月季、大花月季、微型月季等种类,是南京市著名的月季专类园。月季园中央挺立着的一棵200年树龄的银杏,是南京市保护的古树名木之一。

梁洲

由环洲向北过芳桥就是梁洲,梁洲是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最佳的所在,又名老洲、美洲。面积8.81公顷。梁洲与南京车站隔湖相望。曾为梁代昭明太子编《文选》的读书处,故有“梁园”之称。于今犹有“莫愁传世争颜色,怎及昭明文字香”的评说。梁园故址,至今尚留存一口古井,据《后湖志》载:“此井自古有之”。明代淘挖清理时发现一把六朝铜钩,故名铜钩井。 明代,玄武湖是黄册库所在地。洲上建有盆景园,四季举办花卉展览,秋季菊展,尤为壮观,故有“梁洲秋菊”之美称。观鱼池位于梁洲北端,占地867平方米。是一座方形翼角的仿古穿斗式水榭,下衬一潭清水,静坐榭内,游鱼跳跃,柳丝贴水,颇有情趣。

白苑建筑色泽素淡,形式典雅,设计者将楼、厅、台、阁融为一体,显得恢宏大度,实用美观,是一家旅游定点餐厅。

湖神庙位于梁洲西端,始建于明朝,占地1300多平方米。初为“神祠”,传为明洪武年间为纪念一毛姓老人而建,民间又称其“毛老人庙”,后改名“湖神庙”。包括湖神庙殿、观音阁、大仙楼、赏荷亭、湖心亭等一组建筑。

铜钩井位于梁洲西端,掘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占地近20平方米,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湖神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掘井时得铜钩一具(估计是六朝的兵器)而得名。铜钩井井栏为胭脂红大理石制成,栏高55厘米,外径70厘米,内径40厘米。

明代黄册库遗址位于梁洲古湖神庙,分别展示了黄册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瓦解,重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档案馆——玄武湖黄册库的壮观景象。

闻鸡亭位于梁洲北端,重檐四边。南朝时,齐武帝萧赜喜欢打猎,常深夜出宫,赴琅琊山猎兽,兴尽才归。走到玄武湖时,天刚破晓,鸡啼声正好传到这里。因此在这里建了一座闻鸡亭。

览胜楼位于梁洲北端,始建于六朝,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新军统制徐绍桢建。当时是徐邀集文人雅士联吟结社之所,称为“湖山览胜楼”。该楼为二层四角攒尖式建筑。

阅兵台位于梁洲北端,始建于六朝,原为南朝刘宋大明五年(461年)宋孝武帝刘骏阅兵的阅武台旧址。玄武湖曾是六朝皇帝操阅水师的场所,身处阅兵台,不禁让人发幽古之遐思,想当年之盛况。

友谊厅位于梁洲北端,面积180平方米。初为“涵碧轩”,为汪伪政府与国民政府接待上宾之所。建国后,用以接待中外嘉宾之用,曾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均在此驻足休息和接见省市领导人。文革中,改名为“友谊厅”。

杜鹃园位于梁洲西北角,占地380平方米,由原有的牡丹园改建而成,并扩大了原有专类园面积,栽植映山红、毛鹃等6000多株,杜鹃园植物景观层次分明,杜鹃品种丰富。杜鹃园由湖石堆砌自然花池,游路沿花池边曲折回环。

盆景园位于梁洲北端,占地2000多平方米,由展馆、温室、园中园三部分组成。园内曲径回廊,洞门漏窗,小小院落变化无穷,且园中有园,或几叶芭蕉,数竿修竹;或虬枝屈曲,暗香浮动;或群芳争艳,姹紫嫣红。

翠洲

翠洲位于玄武湖东,面积6.59公顷。因洲上修竹亭亭、雪松如盖、翠色浮空,故名翠洲。翠洲风光幽静,别具一格。长堤卧波,绿带缭绕,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构成了“翠洲云树”的特色,是赏绿的好去处。西面通过长堤、翠桥与梁洲相连,从梁洲向东过翠桥即到翠洲,东部有九旭桥与玄武湖东岸相通。该洲有露天剧场、翠洲舞台、翠虹厅等建筑。如今在旭桥南面水上仿傣族风情筑起了一座水寨,名“绿漪小榭”。由20余间小竹屋组成,各屋间有竹桥相连,游人坐在屋中或品茗、或进餐、或弈棋、或高歌,如在舟中,情趣独特。水中还养着红鲤鱼供人观赏,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华梓园占地366平方米。2001年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在翠洲建造以世界华侨、华人、华商的故乡情结为主题的专类园,反映侨胞为祖籍国的发展和进步不懈奋斗的主题。

翠洲栈道利用翠洲南侧多变的地形,将湖水引入生态驳岸内,修建了木栈道穿行其间,放眼望去,南京城“山水城林”的城市轮廓线尽收眼底,是绝佳的休闲观光之处。

留东同学会旧址是一座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水泥结构,二层式楼房。留东同学会为上世纪二十年代中,由国民党军界中一批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的同学共同发起而建,其目的是为了联络情谊,怀念过去。

樱洲

总面积6.59公顷。樱洲在环洲环抱之中,是四面环水的洲中之洲。相传,南唐亡国初期,后主李煜被囚禁于此。因昔日洲上遍植樱桃,且色红味美,被尊为“金陵五大名果”之一,清康熙、乾隆年间,玄武湖的樱桃曾作为贡品送往京城。樱洲种植樱花近800株,十多个品种,是南京樱花品种的集中地。每当大地回春,樱花缀满枝头,一片绯红,如火似霞,遂有“樱洲花海”的美誉。

樱洲长廊位于樱洲西北,长达304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宋庆龄在南京参观访问期间,曾荣获一笔国际和平奖,她将这笔奖金转赠给了南京市政府,并用这笔奖款在樱洲建造了一座蜿蜒曲折的长廊。长廊南侧为一字排开的是世界各国友好城市代表团历年种植的友谊树。

荷花园位于樱洲南端,收集品种荷花170余种。园内建有水池、片石路、木栈道等,供游客观赏休憩。

清真餐厅位于樱洲南端,始建于清朝,建筑面积1492平方米,外观古朴典雅。历史上曾与马祥兴、绿柳居等清真餐馆齐名,是南京名菜——荷叶包盐水鸭的发源地。

菱洲

旧称麟洲,环洲向东过菱桥可达菱洲,处于玄武湖中心位置,与翠洲南北遥遥相对。面积为10.42公顷。位于玄武湖东南,东面濒临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山云霞,宛如游龙,气势雄伟,山顶常有紫金色云霞,自古就有“菱洲山岚“的美名。因洲上昔日盛产菱角,且洲形似菱而得名。从菱洲向南经台菱堤即可从解放门出玄武湖。菱洲,因这里过去多产菱角,故名菱洲。

台菱花架位于台菱堤上,占地6400平方米。俗称“大肚花架”。分置在台菱堤两侧。路东四曲,路西三曲,凌霄花等爬藤植物覆盖架上,在此可欣赏到钟山与小九华山的景色。

标签: 玄武门   金陵四十八景   南京景点   玄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