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旅游景点系列(沁水有哪些旅游景点)

更新时间:2023-06-04 23:50:11


胡底乡位于晋城三县(沁水、高平、泽州)鸡犬相闻之地,老马岭脚下。东与高平市毗邻,南与泽州县搭界,西与端氏镇接壤,北与固县乡相连,为沁水的东大门,历代军事战略要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的文化积淀,不仅使这里人才辈出,人文荟萃,而且孕育出富有地方韵味与古朴气息的风情民俗。这种淳朴的风情民俗,既充分体现了胡底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步,又多侧面折射出胡底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伦理追求,至今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文化源泉。


胡底是一个物产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的边远乡镇。近年来,胡底乡以建设“工业新区、品质乡村、魅力胡底”为发展目标,坚持“打生态牌、唱文化戏、走特色路”,围绕“贾寨古韵、玉溪涌泉、民风民俗和非遗文化”总体定位,打造别有天地的“文化艺术之乡”、“绿色旅游之乡”。


玉溪涌泉

玉溪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厚重,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村里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历史遗存,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石塔,有明清时期的古院落,有古香古色的庙宇楼阁。尤其是玉溪涌泉名闻遐迩,金末元初文坛领袖元好问、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王肇生、北方散曲家常伦、沁水知县王溱等文人墨客,在玉溪都留有诗作。


元好问系金末元初人,为金元文冠,在古代文学上颇有盛名。一次受人之邀出游,从高平入沁行至玉溪时,目睹如画般的精致,便诗兴大发,吟诗一首:


邂逅诗翁得胜游,烟霞真欲尽崧邱。

玉溪如此不一到,今日旷然清百游。

林景苍茫开雾晓,岸容潇洒带新秋。

酒材已办须君酿,要及西风入钓舟。


常伦,明代正德五年(1511)进士,北方散曲家,与王溱既是同榜进士,也是文坛好友。一次陪王溱来玉溪村,被玉溪的美景折服,同时也对王溱的人格所仰慕,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以下词句:


玉溪,溪似玉也,有二义焉:溪色玉色,溪声玉声。澶渊三子公济,德可玉比,因取以自称。溪在沁,于沁人也。故尝托琴心,以写其趣,其词曰:


紫芝荣晚,冥鸿且秋,坐磬石兮临溪流。素琴高张,神宇逍遥,目光被之桀玉,耳玲珑兮声幽。想象溪仙兮。德明润而道腴。汪汪汤汤,激扬徽音,振清泠而莫与俦。乃宫商参发。角徴杂揉。心得手敏。景合兴符。但觉其写真,播妙与五弦,坐忘乎浮出世之烦忧。愿缄此曲于芙蓉之玉匣子,将以遗溪仙兮登远游。


王溱,明代正德六年(1525)沁水知县。字公济,是沁水历史上很有政绩又得民心的知县。与常伦既是同榜进士,也是文坛好友。他踏遍了沁水的山山水水,尤对玉溪涌泉情有独钟。便遂自号“玉溪子”。




玉溪村遗存有“点将台”、“演武场”、“峰火台”等遗址。其“点将台”全部用石条砌成,高达数丈,威武壮观。传说在唐末宋初,大将高老耀及其子高怀德、高怀亮曾在老马岭率兵驻守,玉溪村便是其率兵点将的地方。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为修东河大桥拆之。


明朝崇祯年间山西按察司副使王肇生来沁水镇压流民武装,驻守玉溪,赋有《庚午长至驻玉溪》一诗:

午夜提兵泛玉溪,上方一榻借蝉栖。

山头斗接诸天迥,峡里峰传万木西。

满地豕蛇惊破竹,何人锁钥抵丸泥?

晓钟未启岚光冷,有客婆娑忆舞鸡。


玉溪涌泉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清澈的泉水从地下喷涌出来,像一串串的珍珠翻滚着变幻着,然后汇集成一条小河,冲击着岁月的年轮,荡涤着村人的心灵,默默地为全村人提供饮水用水,默默地浇灌着周边的农田,默默地看着村里人的成长过程,默默地记录着村里发生过的所有故事,更是默默地在奉献中坦诚着玉溪人的情怀和想往。



进入2000年,村里利用涌泉之水修建的水上公园。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美丽景点如诗如画,亭台、长廊、花坛相映成趣,小桥、流水、人家点缀乡村……和其它地方的景点比起来,玉溪的景色显得更为清秀温驯,沉静之中略带羞涩,大气之中显得高雅,有一种屏蔽浮躁和杂念的过滤功能。


2020年,玉溪村实现产业在村、增收在户的发展思路,拟投资1000万元,打造一个多元化融合的玉涌泉水上游乐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游乐园已初具规模,并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的周边村民,纷纷前来畅玩水的世界。使这个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贾寨古韵

贾寨,曾有“沁水出东门,就数贾寨村”的说法。村名的由来,是因为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秦军为震慑赵军,在此建了一个假寨,故名“假寨”。战争过后,在“假寨”居住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地处沁水、高平、泽州三县交界处,东西商旅通衢之要道,便成了商贾云集之地。因“假”与“贾”同音不同义,与商贾又有着密切联系,于是,便将“假寨”更改为“贾寨”。


距今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贾寨村,古朴典雅,底蕴深厚,这里的村民世代和睦相处,相亲相帮,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历代以农耕为主,兼营商业、手工业,经济富庶,注重文教,民风淳厚,百姓安居乐业,文风昌盛,科第连绵,人才荟萃。遗存有古院落、古楼阁、古寺庙、古戏台、古巷道、古槐树、古碑刻等文物古迹数十处。尤其是甲户制文化,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它是由明代里甲制的变种与延续,可谓贾寨村独一无二的文化传承。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贾寨出了个进士名陈策。初任工部主事,升员外郎。授真定(今河北正定)知府,因淳风化俗,体恤民情,扶持商贸,鼓励农桑,官清民顺,政通人和。升山东提刑按察副使,关注灾情民意,严治贪官污吏。至霸州(今属河北)道兵备副使,治军严武,戳力封疆,惠泽官兵,又深思远虑,筹资修筑城防,社稷得以安宁。由于陈策秉性耿直,不屈权贵,清正廉明,不图浊富。曾直谏贪官污吏,遂遭诽谤中伤。陈策看到官场腐败,权奸为所欲为,颇感无力回天,终呈请致仕归里。


陈策回归故里后,投身于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经常为附近乡村建庙修路撰写碑文,其玉溪村在明嘉靖三十一年重修三官殿时,就是陈策撰写的碑文。陈策还投资为村里办私塾学校,他有着多家粮仓店铺,经常拿粮食、布匹周济四方乡亲。并免费为村里人施药看病,在方圆百里皆有口碑。实为治国安邦乃国家栋梁之才,仁爱为民乃百姓贤明之士,清廉自持乃立身处世之德,为华夏民族传统美德的再现和光大,为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楷模而永远受到后人的尊崇和怀念。




贾寨庙宇文化丰富,现保存有百佛堂、诸神宫、东庵庙、高媒祠、牛王庙、观音阁、白衣阁、玄坛阁等诸多庙宇,庙宇作为贾寨古村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印证,它记载着村落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


沁水古十景《空仓晚照》就位于此地。贾寨村背靠空仓岭,夕阳西下,众山皆暗,唯空仓岭因高出群山,独得余辉。明代诗人王徽诗曰:


远山晴色带斜晖,山下人家半掩扉。

村树乱鸣栖不定,数声樵唱隔林归。


明人陈熙诗曰:


半山分得夕阳多,点点余光带茑萝。

人在翠微精舍里,惜阴无计欲挥戈。


贾寨村房前屋后古树参天,亭阁掩映于绿树之间,这些古树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长得高大挺拔,郁郁葱葱,与古建筑交相辉映,使整个村子显得古色古香。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生态康养的绿色宝地。



胡底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戏曲之乡


胡底位于晋城三县(沁水、高平、泽州)鸡犬相闻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戏曲文化尤为发达。清末民初,胡底较大村庄如贾寨、樊庄、王回、玉溪、前岭、李家山等,都有专业的戏剧社班,或称“故事班”。


1948年,沁水县组建上党梆子剧团,就是以樊庄农民剧团为基础而组建成的。1953年,由于该剧团现代戏和传统戏演出颇受观众喜欢,全县干部、教师捐款资助,置办服装道具,剧团越演越火。1963年赴省城太原汇报演出《金狮坠》、《三关排宴》、《李三娘》等戏,博得好评。


1963年9月13日的《山西日报》发表了题为《万山丛中一轻骑》的文章,介绍了沁水县上党梆子剧团坚持为山区群众演出成功的经验。当时由玉溪村的张荣福任团长,主要演员有:樊庄村的樊双吨、樊光旭、樊忠孩,贾寨村的陈黑毛、樊巧荣,玉溪村的刁党计、张萍萍等。截止目前,上党梆子在胡底依旧久唱不衰,人才济济。据不完全统计,不少后起之秀被周边县(市)剧团聘请做乐手当演员的多达30余人,王回村的宋军亮 ,荣获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樊庄村樊书亮 、樊公仁、贾寨村陈麦旦等都参加过晋城市“我爱上党戏”栏目演唱,樊书亮并获得个人演唱二等奖。



鼓书最早也叫鼓儿词。沁水鼓儿词是传统曲艺艺术表演的一种形式,它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清代,盛行于民国初年到20世纪50年代,2000年沁水鼓儿词的全部内容纳入《中国曲艺志山西卷》一书。说唱曲目大多以传统古书的曲目为主,主要有《包公传》、《烈女传》、《五女兴唐传》、《回文屏》、《汗巾记》、《五猪孝母》、《十八女行孝》、《王祥卧冰》等。从1941年起为配合革命工作需要,后有名艺人曾编写时代曲目,主要有《智取华山》、《送公粮》、《王大娘养鸡》、《周小卷巧治胡不安》、《安家》等。胡底传承者至今还有张榜炉、樊米吨、陈根昌、陈鲁旦等老艺人,其中张榜炉被授予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沁水鼓儿词”代表性传承人。



胡底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之乡


胡底乡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艺术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王回村的“高跷”、李家山村的“竹马”、贾寨村的“对鼓”等节目都是由民间故事传说演变而来的,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表演起来,场面壮观,热情奔放。可谓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传统文化精品。


每年春节,各乡各村,群众自发组织,抬轿子、跑竹马、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扭秧歌,走村串户,十分热闹。这种喜庆活动,也叫“ 耍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乡约有 3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歌舞类、技艺类、灯火类等。



锣鼓类 以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为特点,充分展示了胡底人民质朴豪放的气质。歌舞类,则歌舞结合,以舞为主,俗称“扭秧歌”。几十人的队伍,鲜亮整齐的装束,翻飞洋溢的红绸,铿锵有力的锣鼓……间或,这队伍的前面会有一两个男扮女装的“老汉”、“老婆”专出洋相,东摇西拐、打情骂俏、与观众互动逗乐、取笑……,既有地方本土特色,又有专业歌舞艺术,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歌舞兼容并蓄的特点。


技艺类 以精湛的技巧制作不同形状的模具,用顶尖的绝技展演不同类型的艺术,主要有舞龙舞狮、跑竹马、踩高跷、耍旱船、扛桩等传统节目。李家山竹马、王回高跷,2008年,均被列入晋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家山竹马,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表演中很有讲究。跑竹马从队列舞步上分为:“蛇脱皮”、“四门斗”、“一窝蜂”、“龙门阵”、“八卦阵”等,伴奏音乐有:“节节高”、“老开门”、“将军令”等。其表演题材多取材于《白蛇传》、《战幽州》、《三打祝家庄》、《打渔杀家》、《回娘家》、《庆丰收》等戏曲故事。竹马的制作需要多道工序,马首、马臀、马脚先用荆条编织成型,再用棉纸糊裱,经油漆漆过,用颜料画上毛色、眼、鼻、嘴等。马尾由染黑的丝麻制作,装在马臀上,可以假乱真。马腰的部分是用木料做成的挎架,马臀连在挎架尾部,马首墩在挎架前方,制作成型后的竹马便栩栩如生。演出时,跑马演员身着剧中服侍,作脸谱妆。置身挎架之内,肩挑连于挎架两端的背带,拉缰扬鞭,跑竹马的整套造型跃然而出。深受观众的欢迎


王回高跷,以社火文化形式,在这里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春节、元宵节到来之际,村里都要组织人员操练、演习。表演起来更加惊险、精彩、神武和壮观,别具风格和韵味。一般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汉压阵。在表演技法、人物设置、音乐伴奏和高跷的制作工艺上,至今保持了传统风貌,是流传在民间的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灯火类 各村的民间艺人大都是就地取材,利用竹皮、荆条、木板等材料制作各色花灯的传统。胡底各村或组、或家族,都有在春节期间举办灯会的习俗,此时村前屋后彩灯高挂,乡间小道到处都弥漫着祥和。打铁花也是胡底特有的风俗之一。“打铁花”的表演形式和操作过程比较简单,组织者在宽阔的场地上安好风箱和熔化铁汁用的熔炉,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打铁花时,需要多人配合,并准备好多块“花板”,“花板”一头乍一头宽,长约一米。炉匠把在盛放熔炉里的铁汁用特制的勺舀起铁汁往空中一倒,打花者手拿“花板”趁势接着击往天空,瞬时被击碎铁汁冲天而起,犹如现在的礼花,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瞬间梦幻般的美丽震慑了在场所有的人。



工艺类 剪纸、书法、面塑作为非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是在广大民众中流传最为广泛、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胡底乡民间艺术人才较多,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乡、村经常举办书法、剪纸、面塑等民间艺术展。不但提高了民众的审美力、鉴赏力,营造了工艺艺术雅俗共赏、和谐共荣的良好氛围,还能使不同层面的艺术相互交融和补充,实现了艺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效果。



胡底是一个充满传说的故事之乡

胡底是一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文物古迹众多,积淀着民族优秀文化的无尽内涵。这里有北魏时期的摩崖造像,有历经千年的唐代石塔,有沁水古十景的“空仓晚照”,有长流不断清澈见底的玉溪涌泉,有寺庙观堂和各类遗迹、遗存上百处,自古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诸如:《白起空仓诱赵括》、《高老鹞镇守老马岭》、《陈策施计救灾民》、《纱帽街的传说》、《黑老马的故事》、《王回村名的由来》等等,多年考查表明,此地流传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内容丰富,延续悠久,是一个自春秋、战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历代不断的远古神话传说之地,其源流之原始、内容之详备,尤其是历代相沿不断、循序而下的特点及现存的大量各类传说的遗迹、遗存等,是需要专家学者以及我们这些后人深入研究探索的。


这些神话传说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一定程度地映现着历史的影像,反映着本地当时的历史原貌及文明程度,是我们古老历史不可忽略的有力佐证之一。抢救保护、研究开发好这批历史文化资源,是胡底乡的优势和机缘,对于研究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胡底乡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促进胡底乡乃至全县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胡底是一个手艺俱全的工匠之乡


工匠在古代可称之为手艺人,意为熟练掌握一门手工技艺并赖此谋生的人。如铁匠、木匠、石匠、漆匠、泥水匠、造纸匠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胡底乡也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各行各业的匠人。


胡底乡的东部,大都属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贫困村落。先民们为了赖以生存,养家糊口,不知从何年何代起,人们就干起了铁匠生意。这些人个个都是能工巧匠,不仅能够打造日常用具,还能制作门柜上的装饰品和金银首饰。过去,他们大都在晋南一带走乡串村活动,有时也跑到陕西、甘肃、内蒙等地。在他们的生涯中,有艰辛,有喜悦,还有许多传奇式的故事。


老坟沟村有着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手工造纸又叫“土法”造纸,是指由发明造纸术经历代流传的,不用机械或仅用非常简单机械的手工造纸方法。主要原料是棉麻、桑皮之类的东西。生产工序有: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产品以绵纸为主。上世纪80年代,老坟沟村户户办纸厂,当时《山西农民报》、《晋东南报》都作过报道。


木匠、石匠、漆匠、泥水匠等村村都有,主要是修房盖屋打家具。工匠是农村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胡底乡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大力宣传文化传播,将弘扬民俗文化和打造品质乡村作为未来胡底的中心地标,将会走出太行,面向全国,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和风采。(王扎根)


贾寨村对鼓

玉溪风光

玉溪水上乐园

玉溪三官殿

贾寨诸神宫

贾寨东庵庙

贾寨进士阁

苗沟古石碾

苗沟酸枣树王

苗沟村千年古槐

消夏晚会

剪纸作品

书法作品

高跷

竹马

舞蹈

民俗表演

来源:沁河